本报讯(通讯员 罗超)采油三厂持续强化长停井治理。截至目前,实施长停恢复井19口,初期增加生产能力47.1吨,累计增油1735吨。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长停井治理问题愈发重要。停产停注井在带来安全环保风险的同时,也为措施上产带来了机遇。针对目前的停产井现状,采油三厂技术人员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分析停产停注原因,突出油藏综合治理,精准施策,因井制宜,深挖长停井潜力。
针对低能原因导致停产的长停井,一方面通过油藏动态变化,转注修复完善井网,提高该井的地层能量,从而使低能井得到“充能”,重新恢复生产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油层复查,开展精细地层对比,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分析,结合动态见效方向和水量劈分结果,高效识别潜力层,通过层间接替实施补层恢复。针对套损套变导致的长停井,在地质上通过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分析明确剩余油分布,结合该井历史生产情况和邻井生产现状,论证恢复潜力;在工艺上严格把关,从技术难度上详细论证,在投入产出比上精打细算,论证恢复可行性。针对长停水井,开展水转采潜力研究,明确了适合沧东地区水转采的各项参数,包括油藏类型、注水强度、焖井时间等,并结合实际放空情况,开展水转采恢复,进一步挖掘单井潜力。通过上述技术对策,制定26口井恢复的工作量,目前已完成19口,初期增加生产能力47.1吨,其中长停水井枣76-22补层转采增能力达到16吨。
在总结前期长停井恢复工作经验基础上,采油三厂技术人员将加大油层复查力度,深化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深挖长停井潜力,为原油上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