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任有点“强迫症”

    期次:第5452期    作者:□特约记者 胡思琪

10月10日一大早,映着美丽的朝霞,一个身着白大褂,干干瘦瘦的身影在安研院环境监测室的实验室里来回忙碌。实验室里所有物品都好似被“调教”过一番,实验器皿整齐划一地待在固定位置上,就连最调皮的水渍都很难觅到踪迹。

他就是同事眼中的“强迫症患者”——安研院环境监测室主任徐炳科。

他养的东西不一般

2011年,徐炳科从土壤学(环境微生物)专业硕士毕业后,就来到安研院,开始了他“养细菌”的工作。

所谓的“养细菌”其实是一项生物处理技术,通过培养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利用其较强的新陈代谢性能,将钻井固体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降解为有用的土壤腐殖质。

安研院正是看中了这项技术的环保价值,特意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徐炳科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院里并没有开展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的实验室,为此,翻标准、查文献、找制度成了徐炳科每日必不可少的工作,笔记做了一大摞。在方案经历一次次建立、推翻、修改的过程中,安研院严谨的科学精神给徐炳科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他坦言,或许是那时,他“强迫症”的“病根”就落下了。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筹备,微生物实验室终于建成,但接下来的实验更令人头疼。

面对样品性状复杂、菌种存活条件苛刻、处理效果不理想等难题,徐炳科较劲的劲头又上来了。他开启了用大量实验“轰炸”的攻势,从改变一个参数开始,10组数据不够,那就50组、100组……记录好所有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再改变另一个参数,如此反复。

通过两年多实验,他终于从海量数据中摸索出降解菌种对水基钻井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规律,并成功运用在20余口钻井生产现场,为公司清洁化生产开辟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打破了水基钻井固体废弃物只能固化填埋的传统处理方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废为宝”。此后三年,他不断深耕生物处理技术,实现了其在油基钻井固体废弃物处理上的突破。

靠着这股不怕苦、爱钻研的劲头,徐炳科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西南油气田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10项。

连续48小时攻坚

为了解决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压裂返排液的处理问题,徐炳科深入长宁页岩气开采现场,积极介入返排液水质分析和达标外排技术研究。

这项技术是安研院承担的一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从前期调研开始,团队历时五年,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为将此项研究成果由理论层面向应用层面推进,项目组在长宁H18平台建立起中试装置,并拟通过连续运行72小时来验证技术的推广价值。

理论上的可行,并不意味着实际运用的万事顺利。

“科科,泵坏了。”“科科,水质指标不对呀。”这是装置最初试运行时,徐炳科经常听到的话。但他从不会放过一丁点问题。“科研工作必须细致严谨”是他一直以来的坚持。

2020年7月22日,又一轮72小时不间断运行开始了。

“科科,现在实验正是吃紧的关头,项目组人手不够,你可以再守24小时吗?”电话那头是徐炳科的领导用不太肯定的语气问他。

“没问题,我再熬一晚就是了。”原本已经连续工作24小时的他,就这样又接下了24小时的保障任务。

实验结束后,已连续48小时没有合眼的徐炳科,瘫坐在椅子上就睡着了。在他细致严谨的保障下,实验最终取得圆满成功,并顺利通过国家能源局验收,标志着公司可规模化应用的返排液回用处理工艺成功建立,从技术上实现了压裂返排液达标外排。

带领“七朵金花”向前冲

作为环境监测室主任,徐炳科在投身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带领室里的7名女员工担负大量环境监测工作。

在庞大的油气战线上,环境监测可谓一项极细小的分支,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怠慢。

为了保证出具的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考验,徐炳科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严格实验室质量体系认证,组织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大练兵活动。在他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环境监测室蝉联了公司“红旗班组”荣誉称号,获得公司第七届环境监测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环境监测资质由最初的31项扩展到现在的86项,为公司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极具公信力的数据支撑。

“我带头!”这是徐炳科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一直以来行事的准则。

在盛夏,他顶着如火骄阳,一天4次登上15层楼高的平台,监测高达300℃的烟囱尾气。在深夜,他接到临时任务电话,毫不迟疑地赶赴现场,只为及时准确测量噪声分贝。

去年,徐炳科带领室里的“七朵金花”,奋战360小时、行程5000公里,出具6000余组数据,圆满完成公司5个新改扩建净化厂性能考核任务,创造了自环境监测室成立以来监测任务最为艰巨的纪录,为公司控制、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达标排放提供了技术支持。

也就是这一年,徐炳科获得了安研院“劳动模范”称号,他倍感自豪,说这是对自己工作的肯定,也笑称是“强迫症”的副产物,“我会扛好这面旗,向下一个目标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