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班组 星光闪耀

——记重庆气矿垫江采输气作业区卧龙河标杆班组

    期次:第1049期   

连续安全生产35年,平稳集输天然气987亿立方米。先后被评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标杆”班组、重庆市“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这是重庆气矿垫江采输气作业区卧龙河集气总站获得过的集体荣誉。

优良的传统在这个铁打的阵营代代相传,2012年被集团公司授予“企业精神教育基地”,2019年更名为“石油精神教育基地”。同年,被西南油气田公司授予“党员教育基地”称号。

 

把员工素质提升作为支撑点,创一流技术素质

谈及总站35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奥秘,骨干党员陈希坦言:“除了能力素质和责任心,就是将规定动作刻入不由自主的潜意识习惯。”

多年来作业区历届领导对总站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与支持,从而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分到的应届大学生,必须在卧龙河集气总站实习,班组始终贯彻将技术业务素质好与差的员工组合成一个小组进行技术帮扶的思路,要求帮扶有计划、有内容、有考核,帮扶结果纳入双方业绩考核。多年来仅站长胡波一人就带出了8名合格徒弟。

当前班组员工共有高级技师1人,技师3人,他们成立技术攻坚小组,带领全体员工围绕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新工艺、新技术现场操作,技术革新等技术练兵和竞赛,取得了累累硕果。多年来,共有15条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得到采纳和推广运用。

把班组精细管理作为基础点,创一流管理水平

通过班务公开栏形式及时将业绩考核、管理举措等情况进行公布,是卧龙河集气总站在日常管理中复盘和鼓励阶段工作的一个缩影,班员随时可以对班组建设提意见和建议,通过定期召开班务会,征集员工对班组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增强班组员工班组事务管理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参与意识。针对不同时期上级管理要求,总站班组还结合自身实际及时修订班组管理、交接班、班次任务分配等各项制度规定,做到工作开展年有目标、月有计划、周有安排、天有落实、时有控制,确保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把安全平稳集输中心点,创一流工作业绩

建站34年来,安全平稳集输天然气近千亿立方米,创经济效益800亿元,做到了安全清洁生产无事故。用站委陈希的话来说:“关键在于安全这根弦绷紧了!”

集气总站作为一类站甲类火险场所,安全不仅是挂在墙上反复背诵的“名词”,而且是溶解在每天工作每个环节的“动词”。多年来,班组秉承日常维护与重点维护相结合,隐患整改与站场检修相结合,维护手段与设备仪器特点相结合方式,每天一次日常清洁、润滑保养,每周一次设备防腐、活动阀门等全面维护,对重点设备进行除尘、防潮等特别维护,确保了站场854套装置安全运行。

2017年夏天,集气总站承担着3个大修项目建设,为配合下游脱硫厂检修,每小时要动操作30次左右。班组员工随身带上风油精、十滴水等解暑药品,在烈日下一站就是一个多钟头。期间,有两名员工中暑,但是没有一人退缩。“我要安全”的高度责任心保障了高温酷暑期间川渝两地天然气的平稳输供。

把技术革新创效作为着力点,创一流经济效益

“降本增效、改革创新”是当前集气总站的重点工作,面对老气田气量的逐年衰退,怎样才能实现精细开采,确保天然气颗粒归仓?站长胡波带领班员走上了探索之路。

“这是我们发明的气门导管拆卸工具,利用专用工具和优选的粘合剂即可对喷射阀气门导管进行现场热装,解决了原来需回厂冷装维护的问题,每次节约成本2万5千元。”据不完全统计,卧龙河集气总站类似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被采纳和推广的共达100余条之多,节约成本数千万元。

除此之外,他们还调取辖区气井资料、分析对比以往气井历史数据,运用后台数据气量环形对比图分析,将每口生产气井分为了必开井、高效井、控制井、中效井、低效井五大类,按照“以销定产、以效排产”,根据下游用户不同需求量,按顺序开关井,并建立了气井动态管理激励机制,集众人之智对特殊井上泡排、柱塞气举措施,让天然产量“颗粒归仓”。

一切伟大的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在卧龙河荣誉室,一块安全生产里程碑赫然醒目,上面显示安全生产13046天。            (杨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