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报社  
上一期    下一期

几重秋色探油城

   期次:第8470期   作者:□铃铂

秋意渐浓,阳光收起了火爆的脾性,青绿的树叶平静苍老了许多,泛着光阴的质感。不知不觉,油城任丘染上了几重秋色。

晚上沿着小路遛弯,车来车往,人流如织,广场上,舞龙飞歌,热闹繁华。

任丘市在河北省,只是一座县级城市,却比其他的同级城市热闹很多,承载的人口体量也很大。

悠久的历史

任丘历史悠久,素有古鄚之地的称谓,被称为扁鹊故里。

在周朝的时候,任丘城北有个小国,叫“鄚”。鄚州历史上有三件大事,一是安史之乱终于鄚州,二是杨六郎在鄚州任刺史,最后战死沙场;三是“燕王扫北”的重灾区,杀戮严重,十室九空,由此也引发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潮。若不是疫情原因,非去鄚州古城转转不可。这里旱路有御道,水路有白洋淀,号称七省北上通衢,区位优势明显。

曾经的鄚州古城,可谓风头无两,鄚州庙会,每年四月举办,各地商家云集,车马辐辏,人声鼎沸。“北京人全,鄚州货全”“天下大庙数鄚州”,就是形容当时庙会的盛景。

不能不提扁鹊庙,人们祈福都会去这里,香火旺盛,留下了很多治病的偏方,此乃这方百姓的福祉。

如今鄚州古城已划归到雄安新区。

岁月极美,在于光阴的流逝。时光的沙漏,从不停歇,却有着古往今来的预言,也许在某个黄昏,天空飘动的一抹祥云、树上掉落的一片树叶、地上开放的一朵小花,都是流年的仪式,或告别,或开启。

幽深的道路

最著名的应该是扁鹊大道,在任丘城西,绿树成行,鲜花怒放,大道东侧建了君园、硕园等大型公园,吸引着市民前来游玩。

扁鹊大道,南北走向,历史上是通往京城的交通要道,古时候乾隆下江南走的就是这条道。这是一条御道。

还有一条特色大道,会战道。顾名思义,肯定和石油大会战有关。每天走在这条大道上,总感觉它就是一棵繁茂的大树,油田的单位和社区,就像长在这棵树上的枝干和果子,开枝散叶,发展壮大。每一个居民就是蓬勃生长的叶子,数量之多,数也数不过来。家有梧桐树,招来金凤凰,成群结队飞来,背靠大树,升值无限。

会战道有起伏有坡度。从会战北道往南走,骑着车子,走到中间地段,明显感觉不用蹬车子就自动往南跑,遇到顺风的时候,这种感觉更明显。

这不禁让我想到,既然地下有石油,多少年前肯定有河流,有河就有岸,就会有上坡下坡。后来一查,原来任丘处于大清河中下游平原区,地势复杂,河流纵横。古有老赵王河、古镜河等,后有赵王河、古洋河等,其中赵王河是大清河南支,为白洋淀的唯一泄水道。由于多条河流的冲刷和淤积,形成了任丘特殊的地形地貌。

历史上,任丘水患严重,大涝之后,洼淀相连,一片汪洋。尤其城北一带,积水多于陆地。《任丘县志》有“任邑素称泽国”的记载。

古人依河而居,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人。曾经的水患,肯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地壳运动,一批古生物蕴藏地下,亿万年后化为石油,又造福一方百姓。

20世纪80年代,我来到油城上学,那时候很多地方都有坑,坑里有水,水里有芦苇,当然也有蚊子。如今有坑的地方要么建成了公园,要么进行了填平绿化,环境已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斗转星移,世事变迁,这应该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吧。

幽静的村庄

找来一本有关任丘历史的书籍,查阅了相关资料,真是大开眼界,原来任丘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事!

扁鹊大道西侧,有个村叫“哑巴庄”。据说明朝燕王朱棣路过此地,发现村民皆不说话,便赐名“哑巴庄”,从此便流传开来。

今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来到此村,感觉和河北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有田地,有民居,空地种着蔬菜,只看到几个小朋友在路上骑车晃悠。本来想找几位村民说说话,听听乡村俚语,看看是不是“哑巴”,因为临近中午,高温闷热,鉴定完该村很安静,然后便掉头离去。

我想等有空了再去一趟,反正离得也挺近,村子又搬不走,就在那里,只要不闹疫情,随时都可以去考察。

哑巴庄西面的龙山文化遗址我倒是去过,立着一面墙,墙上写着此地挖掘出来的文物和一些介绍。去地里看,只有个小坑,平淡无奇,这里的古人会想到四千年后一位小女子好奇地站在他们面前吗?

历史是需要展开联想的。红尘滚滚,多少叱咤风云,多少刀光剑影,多少翻云覆雨,到最后都与尘土为伴。

历史就是探寻的过程。很喜欢探寻石油城的历史,就像寻找自己的前世今生。我的眼睛在这片土地上不停地打量,我的双脚沾满了泥土的芬芳,还有多少未知、多少故事,等待缘分的碰撞?

华北石油报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