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李镇
“预报一会有零星小雨,卸了这车新油管,赶紧下通刮管柱,可不能耽误作业进度……”10月1日,国庆节下午1时许,扣38-17井修井现场,刚从送油管卡车驾驶室下来的井下作业二修井201队副队长赵增虎,赶紧招呼大伙卸车。
引导吊车卡车泊位,圈围吊装作业区,攀爬到车厢上,给一捆油管系牵引绳,再翻下车厢……“国庆日安全标准必须高,不能马虎大意。”赵增虎边与班组员工一起做吊装准备工作,并不时提醒大伙。
“注意吊车的移动速度和方向,步伐跟上,拽好牵引绳……”赵增虎时而打着手势指挥吊车司机,时而对着拽牵引绳的班长冯凤章和王吉春大声喊话。
半个多小时后,9捆油管稳稳当当地吊放到油管桥上。赵增虎又操起管钳,迈进油管环保作业平台,一条一条地撬断绑扎油管的钢带,一捆一捆地给油管破捆。冯凤章和王吉春则将破捆后的油管,10根一组、10根一组地整齐排放在油管桥上。程国忠和高振刚一会儿麻利地为管卸护丝,一会儿丈量记录每一根油管的长度。
“赶紧吧,下通刮管柱。”2时30分,赵增虎下达了作业指令。瞬间,安静的现场被通井机的轰鸣声和施工器具与油管的撞击声打破。程国忠全神贯注地盯着井口,操控着大钩的起起落落;冯凤章和王吉春站在井口两侧默契配合,挂吊环、操作液压钳上扣、扣吊卡……动作一气呵成。
不远处,高振刚用管钳将一根油管的一端撬上小滑车,再护送油管到井口,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油管一端递到王吉春手中,沿着油管滑道的一侧来回穿梭。
不知不觉间,星星点点的雨滴开始洒落,慢慢地将干涸的地面打成了一片湿润的颜色。大伙的工衣也被雨水浸湿,但施工作业依然有条不紊,一根根油管下入井内。
“快到油层了,控制好管柱下放速度,严防卡管柱。”看着管桥上还剩20多根新油管时,赵增虎站到井架和通井机之间,一边盯着拉力表,一边打着手语,大声提醒。
“都是老修井了,关键节点肯定不会“掉链子。”冯凤章说。
18时许,随着第161根油管带球座、刮削器、通井规下到井内预定位置,通刮作业画上圆满的句号。
落日余晖中,除了操作手程国忠,其他4个人都全身湿透了。看到管桥上新油管一扫而空,大伙满脸都是骄傲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