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前移控风险 分级管理除隐患

——重庆气矿开展现场专项检查提升“气井完整性管理”侧记

    期次:第5449期    作者:□特约记者 丁会 通讯员 郑国述

9月19日,重庆气矿“气井完整性管理”提升小组结束三轮现场专项检查,对7个基层单位所辖1245口油气井隐患进行摸家底、盘存量、查问题、促整改,定期梳理整改进展,动态分析整改成效,确保本质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追根溯源摸“家底”

重庆气矿开发已逾40年,管理区域点多、面广、战线长。近年来,随着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高含硫气井增多,设备新度系数降低,关停井、观察井,枯竭井等井数占比增加,油气井外围开发区激增,环境保护督查严苛等生产客观现状,以及部分员工对油气井井口的管理界面不够清晰准确,对现场风险识别能力和措施落实执行力不足,给气矿的生产、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8月上旬,气矿迅速组建机构明确职责,成立“油气水井及站场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聚焦井口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工作,落实“两个现场”风险管控,着力增强员工应急管理能力,拉开落实各级管理主体责任、强化气井完整性管理的序幕。

一场查训结合的“油气水井及站场安全风险管控”提升管理行动在气矿应势而生。业务主管矿领导带队,细化检查标准、统一分工,检查基层单位所辖油气井管理现状、地面生产系统等主要生产单元和无人值守井,摸清“家底”,消除基层存量隐患,提高设备本质安全水平。

 

循因施策出“良方”

成立油气水井、站场隐患排查及风险识别工作推进组,制定制度,落实工作质量标准、责任,全面排查、专项整治。重点排查采用升高短节完井的油气水井存在的隐患,针对排查发现的环空异常带压、井口泄漏、管线失效及设备设施缺陷等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分级分类制定整改措施,坚决防范化解油气泄漏风险。

8月8日启动该项工作。8月15日完成气矿所辖油气井升高短节及隐患首轮排查。8月16日至30日,完成重点隐患井和升高短节第二、三轮详细核查,完善排查大表内容,形成排查报告,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及治理方案……

一系列政策举措相继出台落地,为该矿切实把控油气井隐患风险,最终实现“油气井隐患排查及风险评估、生产作业现场本质安全水平、员工安全环保意识”三大目标的全面提升,发挥标本兼治的利器作用。

气矿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检查业务主导查训结合,问诊把脉摸清油气井存量隐患“家底”,针对三轮排查出的升高短节隐患、井口压力超高、井口生产数据未远传等6大板块“病症”问题,从现场到管理对症下药开出6张“处方”,各科室专业人员再针对各自领域存在的问题,帮助基层提高站位,举一反三逐个分析问题成因、研究对策,并现场开展针对性培训,同时按照整改时间节点,分级分类落地落实落细,确保隐患治理攻坚行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对症下药去“病根”

按照气矿7月初安全大检查要求,垫江作业区在落实气井专项检查时,对所辖204口气井进行全覆盖排查,掌握所辖井口装置生产、运行与技术现状。根据气井地质情况及地面状况分析,落实有效的管控措施,做到心中有数,确保风险可控。

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像垫江作业区这样主动作为的基层单位,在重庆气矿并非唯一。大竹作业区7月提前完成73口生产井井口隐患排查,对12口井、13只阀门进行隐患立项整改。随后对所有井口装置进行全覆盖排查,对有升高短节的115口气井进行逐井排查,成功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井口装置安全管控。

随着此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截至目前,气矿已排查出采用升高短节完井的670口井,井口装置隐患井188口,井口有压力表但无数据远传功能气井481口,以及封堵井起压、无井口装置其他问题及隐患井221口。

对存在微漏、明显腐蚀、轻微腐蚀、全埋地等隐患的油气井,气矿组织专家团队逐井开展检测与评价,逐项分析研判,举一反三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随着一系列分级分类升高短节治理方案落地见效,重庆气矿推进油气井隐患排查整治,逐步实现存量隐患整改到位,增量隐患动态清零,促进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重庆气矿将结合西南油气田公司要求,进一步规范长停井的生产管理,开展对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强化对升高短节的检测维护,同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内容,实现对油气井全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