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一厂二区坚持精细化管理

多方挖潜力 全员降成本

    期次:第5476期   

本报讯(通讯员  张旭)年初以来,采油一厂作业二区坚持精细化管理,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降、一切潜力皆可挖”思想,通过强化设备保养、聚焦技术革新、立足修旧利废等举措,全面推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工作,以实际行动助推采油厂高质量发展。

强化设备保养夯基础。该区明确设备保养管理责任,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制度,杜绝设备“低、老、坏”问题。严格执行机泵保养周期,发现设备渗漏、阀门不严第一时间上报维修,定期检查保养工艺管线,及时处理突发性故障,杜绝设备带病运行,有效延长设备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力争设备完好率、利用率达到100%。

聚焦创效革新寻突破。该区在“改”字中寻找关键点,大幅降低人工成本。在采注运维二组内试行承包制改革,根据员工年龄结构、技能水平、业务素质等,将岗位员工数量从18降到8名,任务增多,但效益不减,让按劳分配机制真正落实落地,实现了“一降两升”。定期举办以“创新操作工法,提高设备效能”为主题的技术革新交流会,针对生产一线遇到的实际难题想办法、出实招。经过交流探讨和现场反复试验,相继研发出注聚受益井新型耐磨盘根、流程调偏器等革新成果,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后,年节约设备维修成本10万余元,形成特色效益平台建设模式。

立足修旧利废做文章。该区把降本增效渗透到日常生产管理的每个细节,聚沙成塔。在“修”字上挖掘潜力点,自主维修异响电机,实现“一节约、两提高”;自主维修压变,实现“一缩短、两提升”;自主维修电动车,实现“一降低、两延长”。在“废”字中发现切入点,大力开展变废旧件为“传家宝”活动,生产骨干自发成立修复技术攻关小组,有效开展了“废旧阀座打磨为宝、废旧硒鼓注粉再生、废旧皮带二次利用”等活动,在“废品”中挖掘潜力,寻找“节支降耗”亮点,实现从曾经的“上报计划、等材料、再使用”,到现在的“自主修复、即使用、控成本”,节约维修费和材料费用11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