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需要一种意境,更需要心静。云之淡然,方悠闲舒卷;水之淡然,才九曲婉转。心淡然了,才会走进诗的内涵,端详那幅美丽的画卷。台湾作家三毛的这首《来生愿做树》,读起来很淡,很美,意味悠长......“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简单的诗句,平实的素语,刻画着树的传奇,瞬间带你进入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笔直粗壮的树干,高高擎起,向上,向上......不屈;浓密青翠的枝叶,密密织起,为你,为我......遮挡风雨;百折不屈的根须,深深扎入大地。朴素的外表珍藏着人生的真谛。它普通但不沦落凡尘,它孤傲但不虚度光阴,正如那首《我是一棵秋天的树》,不孤独,不寂寞,不追逐名利,只淡看风雨。它坚强、懂得感恩。像一位长者,静静地看着戏耍的儿童,为人们提供着凉荫;像一位哨兵,照看着四周的庭院,用它的伟岸庇护着人们。
来生做颗树吧,安静地生长。春天,唤醒勃勃生机;夏天,播撒一地绿荫;秋天,奉献一树果实;冬天,修养身心。世间之事,纷纷扰扰,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者。唯守内心的安宁,才得真正的安宁,才更干净、更纯粹。生活的平淡,方造就内心的绚烂。
来生做颗树吧,简单地轮回。当我们还是一颗树苗的时候,父母的培育让我们茁壮成长,感恩父母;当我们长出健壮的身躯,爱人的陪伴让我们不再孤单,木已成林;当我们孕育了蔽日的树冠,儿女已挺拔屹立,我们要把那坚强和无私传递,物质的传承是短暂的,精神的传承才会久久生辉。
来生做颗树吧,简单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