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的脚步走到黄经180度的时候,时节到了秋分。
俗话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春分是告别寒冷,迎接阳光,步入百花争艳的仲春,那一天白天和黑夜时间一样长短,但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就白长夜短。秋分是告别炎热,步入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仲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白短夜长了。这两个节气很重要,不仅平分了白昼,还平分了二十四节气。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秋分后就很难听到雷声了,暑气也终结,天气逐渐转凉;二候蛰虫坯户,因为天气变冷,小虫们开始入洞冬眠,或者纷纷将洞口封起来,以免寒气侵入;三候水始涸,秋分以后雨水减少,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有湖泊和河流的水量变少,有些甚至干涸。
秋分传承着很多民间风俗习惯。“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现在传统的中秋节就是由“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但是因为秋分在农历八月里,每年的日子不同,不一定都是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改到了中秋。
秋分跟春分一样,可以把鸡蛋竖起来。网络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因为这两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同时地球的磁场也相对平衡,因此蛋很容易竖立。在古老的传说中,秋分竖蛋是庆祝秋收,寄寓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四千多年前,我们智慧的祖先就发明了这个趣味游戏,故有“秋分到,蛋儿俏”之说。
秋分很隽美,有诗和远方。花谢叶落的秋,自古就是一个让人多愁善感的季节。文人墨客们轻翻夜笺,流翠成盏,写下了雨打芭蕉,细雨更兼梧桐的悲秋;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惆怅。但我却独爱秋天,去碧空万里的远方,采撷秋的诗意;在苍苍蒹葭中,寻觅秋的童话;轻扣秋楣,听远雁声声长;看“霜叶红于二月花”,感受旺盛的生命力。秋分,会让人们的思绪和阳光一同重叠,让时间在清风与秋花里起伏婉转,让年轮的波纹在诗韵里飘动。
秋分很富有,是丰收的符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立秋开始,万山红遍;原野大地,五谷丰登。剪秋一半是秋分,一半是繁华收获,一半是硕果收藏。所以,秋分寓意着丰收。五年前,秋分被定为“丰收节”。这一天,几亿农民的自豪感、幸福感、获得感,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和诠释。
秋分,春华秋实,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