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植物浇水的时候,是能听见他们喝水时的声音,我拿着水管,灌溉阳台的植物,像是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分糖吃。
我原本不喜欢植物,后来开始在自家种植它们,完全是因为那些年在井站与我相伴的花木。
巡检路上的腊梅花
那时刚参加工作的我被分配到井站实习。清冷的单井生活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难免会让人有些落差和抵触,但贴近大自然和与花草为伴的生活却给人带来些许慰藉。
其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巡检路上的腊梅花。那时,井场常常有香气扑鼻而来的,越往生产区走,香气越浓,直到看见在设备旁边的土地上生长的腊梅树。叶子还没有掉光,花朵已经长好,圆粒小花苞密密麻麻,挨列在黝黑疏朗的花枝上,半开或绽放。金黄色半透明的花瓣,像蝉翼一样轻微颤动,花香在寒冷的空气里更显凛冽。
每次经过,仰头看,心里敬慕得会微微发疼。巡检时有这些花儿的陪伴,心情会不一样。想着小小的腊梅都能在寒风中屹立,我也不再感到寂寞和寒冷,巡检的步伐更加稳健;保养设备时劳累了,瞥见它们含苞欲放,阵阵花香随着风飘来,立马给你带去点点清醒,仿佛神清气爽,疲惫不再。站场的设备几乎和腊梅树年纪一样大,腊梅把冰冷的设备点缀得充满生机和希望。
有姓名牌的水果树
后来我工作调动到了中心站,站变大了,人多了,植物也多了。站里的部分植物是分配到员工自己头上种植,上面有各自的名字。挂着我名字的是一株小橙子树。一开始,我负责的树苗又小又不见发芽,担心是不是死了。询问站上的师傅说:“拿个尖石子刮一下树干,里面是绿的就是活的。”我呆萌的照做:“绿色的,活的。”长舒一口气。
一轮班结束时,大家都把各自种植的工作和生产的工作一样与对班的同事进行了交接。下轮班一接班,绿油油的一片就已经覆盖了井站。开花的三角梅,结果的车厘子,让大家兴奋不已:“井站都成了花果山了。”感叹过后,大家急忙寻找自己负责的树苗。长得好的,洋洋得意,没有大起色的,再接再厉。看着绿色已经成为井站的底色,我们在这“花果山”工作的石油人兼植树人有了一种莫大的成就感和归属感。石油人,以站为家,自己亲手栽种的绿色植物,就像自己的孩子,日益茁壮,丰盈着井站,在井站工作起来也美滋滋。
上班路上的格桑花
再后来我来到了相国寺储气库。在这里,公寓和办公楼有一段不长不短的蜿蜒公路,公路边的山野小坡上生长着一群格桑花,上班时,每个人都要路过,欣赏它们的绽放。
花儿们笑脸相迎,在风中摇曳,它们仿佛是大自然的精灵,与来往的车辆、路过的动物、上班路上的你约一段相遇,没有人原意错过这份情缘,一个人如果懂得与花木相约,平常的日子也会有淡淡生香。发个朋友圈,让平时那些晒惯了咖啡厅氛围组、都市霓虹街道、公路车水马龙的朋友看看这返璞归真的自然之美,作为一名石油人的愉悦感油然而生。
这片格桑花让大家在干涸的生活里发现一片绿意,像是对生命的一次滋润,一次给氧,这场相遇更是善意的提醒,提醒大家记得慢下来喘口气、歇一歇,和土地上的花木多待一会儿,不负自然给你的美意。
花木最大的缺点也许就是,它们几乎从不移动,不像我的人生,换了这么多环境。但与它们的距离并未让我淡化了对花木的爱意,穿越多少公里的遥望,走在释义的迷途,于是我开始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把它横截过来,种在我的阳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