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藏新发现 老区块新亮点

——采油三厂推动老油田连续百万吨以上稳产纪实

    期次:第5473期   

■通讯员  王学立

采油三厂顺应油田开发需求,全力助推“双高”油田稳产上产、提质增效。截至目前,采油三厂实现油井措施增油3.39万吨,抢投新井55口,累计产油4.1万吨,自然递减同比下降1.25%,强力支撑油田开发高效运行,连续实现老油田百万吨以上稳产。

“针对南部老油田开采后期产量递减、稳产上产难度大、开采成本居高不下的开发形势,科研人员围绕‘双高’油田产量递减注水开发技术瓶颈,广泛开展金点子、拿智慧油、增储上产等‘智中取油’活动,调动全员力量,突出‘老油藏新发现、老区块新亮点’,实现提产增效。”采油三厂地质研究所工会主席孙建说。

激发内生动力,筑牢创新创效基石

该厂建立以业绩考核为中心的考评体系和选人、用人机制,划分为月、季度、半年及年度的业绩考核延伸到各个岗位,形成层层有压力、人人有指标、用人看业绩、分配凭贡献的良好氛围,调动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油藏经营管理者创造价值的驱动力。加快“五大核心技术”“四大质控技术”纵深化、网格化,加速技术攻关,从隐蔽性油气藏形成机理、特殊岩性油气藏测井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出发,相继打造了以低阻油气层综合解释技术、生物灰岩储层裂缝评价、储层有效性评价及复杂储层流体性质评价等技术攻关“利器”,完成舍女寺、王官屯等油田180余口井老井复查,发现潜力井36口,优选实施补层、找水、卡层等措施井10口,实现日增油50吨;女K62-38井等高效措施井取得较好效果,平均单井日增油达到8吨以上。

采油三厂完善优秀青工人才评选、考核机制,严考核、硬兑现,充分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针对低渗难采储量储层品质差、采油速度偏低开采难题,技术攻关团队优化低渗透油藏开发模式,应用裂缝扩展注水和新型压裂液蓄能压裂改造技术,增加油水端地下渗流启动压力梯度和无因次导油能力,实现注采端“双向造缝、组合治理、裂缝不闭合、渗流无阻碍”;创新实施先期增能注水、蓄能体积压裂及液态二氧化碳先期增能等新型压裂技术,并应用裂缝监测技术进行压裂全程监测,实现个性化注入方式挖掘地层潜能。段六拨油田段36-51-1井等3口井压裂投产后接连获高产,压后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20.8吨。

磨砺“金刚钻”,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该厂着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前沿理论知识学习的前题下,有数批人员到大港油田公司进行构造解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一体化等专业技术软件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并当场考核测验,不达标者“回炉重炼”,不断适应油田高端开发的需要。大港南部最早投入开采的王官屯油田第三轮油藏描述实现全区统层、模拟全覆盖系统化以及描述成果提取智能化,据此完成并通过开发论证方案19个,应用数值模拟成果提供预测方案46套;创新层序组合模式、优势通道和优势储层预测、构型组合模拟、内部收益率交叉筛选等技术,创建混合沉积储层“相控属性”随机建模、隔夹层建模,实现官185、官197断块扩边增储,发现官46-16和官47-5地区高效储量区带,王官屯老油田实现自然递减、综合递减和水驱采收率“两降一升”。

此外,采油三厂严细“导师带徒”活动考核,做到责任落实、考核到位,把实际效果展示在具体工作中。本着培养一批、带动一批、成熟一批的原则,采取师带徒、一帮一的方式进行培养,打造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绩效显著的人才队伍,引导新人在岗位上提升素质、加快成长。在日前结束的第四届全国石油石化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暨集团公司首届技术技能大赛油藏动态分析竞赛中,青工郑玉洁获个人赛金牌、团队赛银牌,被授予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张容基、罗超获个人赛铜牌、团队赛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