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六厂打造老井长期高效生产示范模式

稠油砂岩油藏检泵周期达2010天

    期次:第5472期   

本报讯(通讯员  费苑萌)截至8月底,采油六厂稠油砂岩油藏检泵周期达到2010天,同比延长121天,开井率、生产时率位列大港油田首位,生产时率稳定在97%以上,检泵周期指标在股份公司油气生产单位中遥遥领先,控躺井、延周期能力持续增强。

随着老区深入开发,油稠、油井偏磨、井筒结垢、腐蚀变形、出砂严重等因素对油井日常生产的影响日益凸显,地面、井筒、技术、管理等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机采井的检泵周期。据专业技术人员介绍,油井“体检”一次作业费用至少8万元,其间至少停井5天,成本和产量的双重损失制约了油田实现效益开发。

让油井既长寿又高效成为工程技术的重要课题。采油六厂依托“采油厂—科研单位—作业队伍”研究共治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管理创新,从举升工艺优化、短周期井治理、油井日常护理三方面入手,形成油水井生产分析、躺井周期分析、措施效果分析、费用经营分析、现场问题分析常态化制度和措施效果跟踪表单,机采工艺指标不断提升。

在“一井一法一工艺”技术思路的指导下,采油六厂精准分析油井生产状况以及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科学调整油井杆管组合、泵径泵深、运行参数等工艺参数设计,保证油井在最优状况下运行。针对稠油少量出砂井,以及常规抽油泵举升工艺适应性差的油井,实施抽油机转下螺杆泵生产,螺杆泵应用总数增加34%。

出砂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短是难点。采油六厂综合治理砂害,为有效延长检泵周期夯实基础。技术人员对油井出砂情况和出砂机理进行分类,优化防砂工艺防砂,应用携排砂工艺排砂,实施出砂井挡砂、防砂和排砂多手段治理,快速恢复效益生产,防砂治理井有效期达3年以上。

采油六厂以单井效益管理为出发点,形成“油藏—井筒—地面”立体配套方法,快捷、高效解决油水井生产难题,实现老井全方位护理。同时,对内打破专业界限,重建项目组,在原有的工艺、地质、修井技术部门基础上,增加基建、电力、经警、土地协调等业务部门,构建“1+N”立体技术支撑、生产现场协调、运行全程保障机制,实现油井精细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