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太阳炙烤泥土后的氤氲,是离别的前奏。我静静地看着戴姐忙碌的样子,想要牢牢记住她身着红工衣的模样。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也是这样的炎炎夏日,班长把我分到戴姐那里跟岗学习,戴姐就这样成为了我的师傅,但她只让我称呼她为“姐”,说这样更亲切。
在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真正到了生产现场,却有一种连“纸上谈兵”都谈不上的茫然感。望着偌大的场站,我才发现,生产流程因为不同生产场站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布局也是不一样的,那一刻尽管我的大脑飞速旋转,却没办法将眼前的单体设备名称与以前学习的知识对上号!想到这里,我心生自卑,害怕拖班组的后腿,暗自冒起了冷汗,性格内向的我最后竟傻傻地杵在了原地。
戴姐一眼就看出了我的窘迫,却没有说破,只是叫我一起巡检,并有意地一遍一遍重复着场站流程、单体设备名称以及各生产数据的范围。后来才知道戴姐带我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每一次周期性巡检工作,都会比她独自巡检时多花半个小时。也正是在戴姐的悉心教导下,我快速适应了天然气生产场站的工作环境,不久就能独立上岗。
如今,戴姐即将退休,却珍惜着上班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也慢慢懂得,这身红工衣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岗位,更是一份责任、一种使命。戴姐看着我慢慢适应石油人的工作,而我也将见证戴姐光荣画下职业生涯的句号。
像戴姐一样的“老石油”们奉献青春,一生投身石油事业的精神,必将传续下去。和戴姐的师徒缘,我也会一直铭记。
愿戴姐:老骥伏枥,退休续写夕阳曲;苍松傲雪,余生再唱春牛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