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范劲松,是重庆气矿计量检测中心生产技术组组长。1993年从学校仪表专业毕业后,就一直从事与计量检测相关的工作。从一名普通仪表工、计量检定、计量管理成长为如今的生产技术组主任,29年的计量检测生涯让他深有感悟:计量这个活啊,肉眼看不出你的成绩来,但是在工作中又必不可少。计量一词在古代称之为“度量衡”,在我们搞计量的内部有一句给自己打气的话,“度天地、量万物、衡公平。度的是天地,量的是万物,衡的是公平。”几十年来这几个字一直激励着我。
作为生产技术组主任,范劲松在工作中真抓实干,勇于实践,承担和配合重庆气矿入库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量器具)、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计量监督检查,参加气矿计量装置设计审查、计量设施大修管理、计量输差商品量控制、计量事件处置等计量技术服务。
因外销气量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在这当中仪器仪表则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负责生产技术的范劲松深知责任重大。
今年8月,重庆气温居高不下,用电量急剧攀升。8月16日,重庆市政府下发“限工用保民用”通知。接到通知的重庆卡贝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告知重庆气矿垫江采输气作业区将停产一周事宜。负责输送该公司天然气的渡舟站站长立即电话范劲松,得知这一消息的范劲松高兴地拍了拍大腿:太好了,正好利用他们停产一周的时间,赶紧把管线拆下来,把里头的结垢全部清洗干净,恢复管线原始的测量管理内径,再重新校验计量仪表,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输差。
天然气输差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仪表。如果仪表准确度不够或者仪表误差比较大,输出率就有可能超过正常输出的管控范围。
截至8月23日,向卡贝乐输气的管线全部安装完毕,范劲松立即和垫江采输气作业区计量技术干部和仪表工对本次清洗后的高级孔板阀、超声波流量计、仪表导压管路及配套二次仪表进行投运前性能检测,一切检验合格后于23日17时向卡贝乐公司逐步恢复供气,计划于26日恢复到停产前的产量。通过此次计量管路的清洗和后续结果比较,为天然气计量输差问题查找以及天然气输送管道清管大修提供了技术依据,切实做到了“计量有数据,误差有依据,结果有证据。”
现场技术经验丰富的他能及时处理检定中出现的技术难题,使各项标准器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气矿最高计量标准量值传递工作的正常开展。多次对计量输差、故障较大的计量场站和计量装置进行调研,提出整改方案。
6月至7月,重庆燃气公司三合阀室仪表控制系统遭受多次雷击故障,导致仪表断电不能计量。范劲松赶赴现场,仔细检测仪表,同时因牵涉需补量的问题,在与对方公司多次协调沟通后,采取了合理的算法来计算期间的来气量,最终保证了我方利益不受损失和维持对方长期的正常公平交易。
自2020年计量检测中心实行“首检”制度后,范劲松又肩负审查并监督计量大修项目及生产现场首检工作。
以前没有建立“首检”制度时,因各种原因导致很多计量装置安装不符合标准要求,导致现场计量输差较大、测量结果不准或相关安全技术要求不达标等。作为技术支撑和质量监督单位,首检的目的就是监督整个生产现场的工艺状况、各类仪表的设置及使用,从而保证天然气的产量销量在合理范围之内。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一些使用煤炭、沼气的小工业用户也纷纷转为使用天然气,就需要为他们在原有输送管线上再开一个分支管线。针对各类新建、改建、扩建场站或新建的外销用户,在施工方建设完成后必须经过计量装置的首次工艺检测,全部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范劲松常年蹲守施工现场,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积极对作业区(运销部)计量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针对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特定仪表或装置进行QC活动,努力降低计量输差,提高管控效率,最大限度避免与用户的计量纠纷。
近年来,计量检测中心积极拓展对外现场计量技术服务,承揽了相国寺储气库管理处、重庆市页岩气公司、重庆天然气储运有限公司、重庆渝川燃气有限公司、重庆川港燃气有限公司、长宁页岩气公司等单位现场技术服务工作,范劲松带领计量检测人员共计完成各类仪表检定(校准)4941台次,处置318个各类仪表问题或故障,且对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方案,全力保障生产现场计量的准确性、有效性,受到服务单位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范劲松在技术上坚持不懈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各级科研项目研究、标准编写。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分公司《小流量速度式智能流量计远程诊断推广应用》《天然气孔板流量计流量补偿方法现场试验》2个科研项目的现场研究和总体方案的实施,获得发明专利受理2项、申报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和1项软件著作权申请。其中参与分公司新技术推广项目“天然气计量远程诊断系统推广应用”,完成2项实用新型、2项发明和1项软件著作权的程序文件编写及申报工作,填补了国内孔板流量计诊断的空白,同时获得了201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一名基层生产技术人员,坚持不懈地学习专业知识在《电子设计工程》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参与气矿动态分析会交流论文3篇,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任毅松 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