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小站“历险记”

—致那些年奋斗的青春

    期次:第5467期    作者:孙京涛

熟悉的场景总会唤醒旧日记忆。每逢八月电闪雷鸣,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二十几年前那段在海边小站看井的经历。

1997年8月20号是我参加工作整整一年的日子。我工作的地方是从河口延伸入海、人工修建的一个采油站,四周环海。碎砖铺成的路是唯一的生命线,连接着小站与陆地。那时候工作条件比较艰苦,班组点没有饮用水,没有微波炉,上班要自己带饭,提前准备好一天的吃喝。我顶着小雨来到了井场,发现天灰蒙蒙的,和充满泥沙的海水在远方混成一色。一排排海浪拍打四周的毛石墙,无情地侵蚀着石头之间的缝隙。

上午10点多,我在值班室看见海浪在毛石墙上溅起老高,一股股灌到井场里。一会工夫,小雨变成大雨,电台传来紧急呼叫:“19-1,准备撤离!准备撤离!”“收到。”我穿上雨衣,开门的一刹那差点被风吹了踉跄,轻飘飘的雨衣被狂风吹起,身上被淋得透湿。雨幕里,根本看不见20米以外的抽油机,我凭着记忆寻找每口井的位置。停井后,突然想起身后的发电机。紧急停车,关闭进油阀,在抬电瓶时候看了一眼门外,不好!潮水已经漫上了发电机房的台阶!这时候我意识到,可能回不去了。

我摸索着回到值班室,听见电台不停地在呼叫:“你撤离了吗?你撤离了吗?”

“队部,队部!我刚才停井去了,海水已经灌入井场。”

“穿好救生衣坚守待援!气垫船已经启动了,保持冷静,我们马上就过去接你!”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声闷响“咣”!我马上放下电台,拿着应急灯又跑了出去,但见一艘渔船撞到河口的小库房,侧翻在河口中央。“队部,千万别来接我!一艘渔船刚才沉在河口,我亲眼看见的。能见度太低,你们要是来了,可能会撞上它,太危险了!听见了吗?”“收到,我马上通知气垫船。保持电台通畅,你要及时汇报情况,我们一定想办法把你接出来。”海水已经灌进了值班室,拖鞋也自由地漂浮起来。我把带来的食物放在电饭锅的内胆里,这样好歹能漂起来,不会被海水浸泡。

队部决定,24小时全程接听,我随时汇报情况,节省一下电台电能,以防不时之需。我脱掉了湿透的工服,抱起泛着潮气的被褥,坐在了工具柜上。我害怕极了,四周漆黑一片,雨声就好像魔鬼在挠门,风声又好像魔鬼在嘶吼。我的手紧紧拿着电台,不由地抖动起来。“人恐惧到了极致就是愤怒,紧张到了极致就是痉挛。”这话一点都没错,手开始抖动然后就是胃痉挛,疼得我抱着被褥蜷缩在工具柜上,我喝了一些水,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想起了一句话“只有不怕死的战士才配活着。”我站起来,对着电台模仿电影里的桥段———“我是851,向我开炮,向我开炮!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王成片段———编者注)一通怒吼过后又瘫坐在工具柜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也许是我的怒吼震慑住了老天爷,发现窗外的雨小了很多,这时候16:20。

21日4:00左右,突然看见窗外有亮光,我兴高采烈地蹚水到了院内,刹那间苍茫的景象让我一惊:我像站在灰蒙蒙大海之中,狂风作响,卷起一层又一层的海浪,云层在翻滚,月亮躲在后面若隐若现。

清晨,潮水退去了很多,大地变成蒸煮模式,海水的腥味在太阳的炙烤下格外浓烈,在我周围弥漫。队部的电台告知一个坏消息,进站的砖石路被海水冲出一个大豁口,裸露的河床依稀可见,仅存的狭窄路段难以通行大型车辆,只有靠拖拉机一车一车地运石块。我只有等待。这时候,淡水所剩不多了。

10:00左右潮水完全退去,昨晚出事的渔船依旧沉在河口。我在泥泞的井场检查受损情况,由于抽油机开关箱位置比较高,没有被海水浸泡,发电机房里的电瓶被我提前放在了高处,所以发电机可以正常启动,我决定试一试。我和队部联系并汇报了我的想法。

“队部!19-1,10:45启井,油压1.45,套压2.0,回压0.85,工作制度4米4次。”“看见啦,看见啦,抽油机转起来了。好孩子别着急,我们马上营救你。坚持,坚持住!”这是邓主任的声音。

值班室里的插座都被海水浸泡,担心有短路情况,所以室内用电的开关一直关闭。电台一直处在耗电状态,现在只能长话短说:“我要‘山海关’、火腿肠……”话没说完,没电了。夜里我喝下了最后一口水。

22日早晨,我热醒了,浑身都是汗。我梦见吃西瓜,吃刨冰,还有麻辣鸡、凉皮。我晃晃悠悠地出了值班室,又立刻退了回来———没有同海水一同退去的小鱼小虾布满了井场,开始发臭,引来了黑压压一层层的苍蝇。

我越来越难受了。我想象着“山海关”、大西瓜,一切和水有关系的词语,水套炉!对,水套炉里有水!我拿着水杯冲着玻璃管走去……正在接水套炉里的水,我从水杯的反光上看见有一辆白色的吉普车驶过。事后司机告诉我,当时他看见的情况“你冲着吉普车飞奔而来,手里摇晃着工服喊着,这呢!这呢!井场上的苍蝇被搅动了起来。”

8月22日10:28,我如愿地喝上了山海关牌汽水,并汇报了这三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