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杨宇为)8月13日,在重庆气矿垫江采输气作业区的月度基础管理检查中,检查小组首次邀请多名站长和党支部书记加入检查组,担任特约检查员,全过程参与检查和观摩。检查中,特约检查员与生产经营、技术管理和综合管理人员逐一对各站的基础资料、标准化现场、隐患排查等工作进行检查,并就检查出的问题讨论交流。同时,结合各站检查情况,对照自身管理执行情况,相互找差距。
“在以往的月度检查,通常是后勤各办站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将检查出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当场反馈给被检查站的站长和班长。”作业区副经理兼此次带队检查组组长郭昌林如是说道,“邀请站长和党支部书记一同参加检查,一方面是让他们对照各个中心站的检查情况,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把其他中心站基础管理的好做法带回去学习;另一方面,通过他们的监督,避免管理人员出现检查走过场的现象。”
在检查完渡舟中心站生产耗材分类管理后,黄葛中心站站长兼支部书记何洪回站后立即组织全体班员开展“生产库房大整顿”活动,引导员工共同为提升生产工器具“收、发、存”标准化管理水平建言献策。活动开展仅不到一周,原本凌乱的库房已焕然一新,生产工器具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摆放在货架上,精细管理更加规范,无形中提高了员工日常工作效率。
渡舟中心站今年在月度基础管理检查中已经拿过3次第一名,但在看到其他中心站的基础管理水平迎头赶上后,该站站长甘建红不免有些着急。为了持续提升本站基础管理水平,他们对全员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排序结果与全站班员当月绩效考核挂钩,促使全员严格执行各项工作标准,养成良好习惯,誓保第一名荣誉。
“检查必须一碗水端平。”对于这种新的检查方式,郭昌林坦言。每次检查结束后,都要晒出各个站的点评检查结果,如果检查不深入,存在一刀切现象,不仅有的中心站不服气,而且直接影响了检查组后勤办站形象。为保证基础管理检查取得实效,他们每次都严格按照设备基础管理检查考核细则进行检查,并将查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按问题性质处罚,并现场点评,促使各站把工作做在平时、抓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