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芦凤明) 经过艰苦攻关, 大港油田深层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配套技术在沧东凹陷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 8 月中旬,采油三厂应用深层低渗透油藏差异补能有效开发配套技术, 累计增油 2.89 万吨, 日产油量比技术应用前提高 3 倍以上。
针对深层低渗透油藏渗流差异大、有效驱替难、开发效果差的难题,大港油田提出了全面提升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水平,支撑油田公司原油上产的目标。 同时启动实施了“揭榜挂帅”项目,进一步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实施过程中,成功研发了深层低渗透油藏储层甜点预测方法,建立了深层低渗透油藏有效驱替注采关系模板,提出了以“压、驱、闷、采”为核心的水力增能驱替技术,实现了提产量、提效率、降成本的既定目标。
为激活低渗透油藏技术密码,科研人员突出重点、强化攻关,针对自然产能低、注水不见效的油藏,采取“先期注水-压裂”方式提效;针对储层平面非均质强、注水驱替不均衡的油藏,开展先期增能注水、择机连续注水动态调配;针对前期注得进水,后期注水井近井地带堵塞注不进水的油藏,进行注水井增能水驱、酸化增注、先期清洗防膨,采油井老井增能解堵、新井压裂改造;针对注采连通性差、注采不见效的油藏,配套增能吞吐、前置蓄能体积压裂技术。 按照以上技术路线,聚焦效益开发主调,采油三厂今年累计实施配套措施 67 口, 增能注水后 8 个井组注水由单向受益变为多向受益,受益井增油明显,5 个井组水井增能匹配油井压裂,平均单井产量提高 4 倍以上。
油田公司将通过搭建 “深层低渗透油藏地质-工程-经济”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深化低渗油藏差异补能有效驱替方法, 创新纳米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并投入现场试验,实现效益最大化,为大港深层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技术规模推广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