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指出,“十四五”是加快推进我国传统能源向现代化能源,可持续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能源行业要全面贯彻发展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开放合作的高质量发展思路。政府与企业要共同发力,跨行业、跨部门协同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多措并举,确保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表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希望能源行业将林草碳汇作为碳中和的必要手段纳入总体战略中。在实现未来碳中和的同时,支持林草生态产业的协同增效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张凤认为,能源产业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产业融合的关键是加速提升协同创新能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多学科知识交叉会聚,多领域技术融合集成的特点日益突显,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的关系更加鲜明。
中国能源网董事长冯丽雯提到,本届未来能源大会聚焦碳中和与全球产业融合,在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共识下打造未来能源系统及其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有机共生体系,促进未来能源及碳中和相关产业间建立协同发展,搭建资源共享、技术合作、战略相通的合作平台,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阳光新能源总裁张许成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能源行业要加大研发创新,推动行业进步与产业升级。要继续坚持团结协作、技术创新、开放融合,为构建未来能源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指出,经济发展和人均碳排放脱钩是碳达峰的实质。要坚持行业和地区递次有序达峰的原则,鼓励应达峰的地区不再增长,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
中国能源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主任黄少中表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充分考虑我国存在已久的“四类二元结构”:一是煤炭与非煤能源种类的二元结构;二是能源资源集中于西部,而能源消费集中在东部的二元结构;三是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四是制造业用能和非制造业用能的二元结构。选编自7月20~21日各位专家在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