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钟小刚 罗波)截至7月底,油田公司以提高开井率、提升储量控制程度、提升水驱效果为重点,积极推进转注修复“补流场”工作,累计在港西、港东、枣园等油田完成油井转注86口,修复29口,完成年度计划的82.7%。
老井是油田产量构成的主体,是公司产量稳定的“压舱石”。近几年,通过“整体性、整装性、连续性、效益性”注水治理,老井稳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自然递减有所降低。但受多因素影响注采井网完整性受损严重,注采井点的缺失,降低了开发井网对储量的控制程度。
在长停井潜力大调查的基础上,技术人员开展套损井修复可行性研究,实施“长停井恢复百口井工程”行动方案。港西一区持续完善注采井网,目前已转注13口,修复3口,增加注入层20个/113.2米,增加水驱控制储量330万吨,38口受益油井,日产量由84.1吨上升到104.1吨,累计增油730吨,自然递减下降4.1%。上半年,通过对多个区块的转注与修复,注采井网得到进一步完善,稳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