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5日,重庆气矿垫江采输气作业区生产天然气1.05亿方,完成全年奋斗目标1.779亿方的59%,气井综合递减率同比下降3.58%,1.8亿方的生产目标已成为作业区全体干部员工奋斗的新目标。
低效井变主产井
“困难就是潜力,低效井就是攻坚点。”面对老气田开采后期低效井的日益增多,作业区以产量硬稳定、递减硬控制为目标,全力以赴挖潜增效,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低效井开发潜力释放最大化。
4月,技术人员系统分析辖区低效井后,发现卧65井、卧69井、卧70井有泡排开采价值,遂自制移动式泡排加注装置。通过泡排措施后,3口井日产量每日提升共2.5万方。
卧51井、卧94井、卧98井为措施井,因压力波动,产量时高时低,长期处于间开低效状态。技术人员通过优化调整柱塞制度,使气井生产平稳,油套压差减小,减少了泡排剂的使用和泵注的维修费、动力费。截至6月30日,通过柱塞气举排水共计产气375.3万方。
停产井变产气井
“地下没有盘活利用的就是损失,剩余气开采不出来就是失职。”作业区地质技术人员胡建详细摸排了辖区有潜力的停产井后,按照“过程管控、一井一策”思路,依据“气藏有潜力、工艺可适用、地面可配套”原则,按效益大小分级分类制定措施及实施顺序。
黄草峡气田草10井停产20余年,作业区技术人员顺利通过技术手段开井复产,瞬产2.5万方/天,截至目前累计采气31.92万方。卧龙河气田卧13井随着气藏能量的衰减,压力不断下降,无法通过现有两级增压工艺满足进管网的最低要求,一度停产12年。今年经重庆气矿与鼎发公司对卧龙河气田停产井多轮现场摸排和工作对接,利用鼎发公司增压生产流程复产挖潜,于6月13日成功复产,当月累计增产7.3万方。此举进一步提高了作业区气藏采收率,也为解决卧龙河气田低压停产井的产能发挥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无人井变智能井
“以前,无人值守井的开关井需作业区派车,还要考虑夜间或雷雨天气等因素;现在好了,坐在值班室只需点击鼠标就能实现。”7月19日10时,卧龙河集气总站当班员工管为根据调度指令,一键点开了所辖卧83井的智能开关,并将阀门的开合指度调至60%,全程用时不到2分钟。
在信息化建设初期,作业区远程控制只能实现对井口安全截断阀开关作业。2020年以来,作业区经历无数次探索、整改、运用,选取了智能针阀,不仅实现了远程开关井,还可远程调节气量,定时、定压力智能开关井。目前作业区已推广应用9口气井,利用智能开关井功能,通过及时调整生产制度,上半年共减少人工到现场开关井189次,提高采气时率3.2%。 (杨宇为 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