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冯金义 罗波)油田公司积极推进停注井欠注井治理“百口井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实施增能注水11井次,酸化解堵、地面增注53井次,配套检管工作量107井次,治理区块日增加注水能力1230立方米,日增油140吨。
较为完善的注采井网是油田开发最基本的需求,而要实现真正的有效注水开发,则需实现水井注得进、油井才能采得出。中低渗油藏因受储层物性差、水敏性强、注水压力需求高等因素影响,一直困扰油田稳产。油田公司以“低渗透油藏效益开发揭榜挂帅”项目为依托,开展系列技术攻关,深化油藏分类治理,加大增能吞吐、增能解堵等“增能注水+”技术研究试验力度,初步探索形成了系列的配套技术。
针对常规低渗油藏枣34断块,科研人员系统开展油藏工程研究,优化井网井型,确定了矩形五点法井网与裂缝方向呈35°部署常规水驱注采方案,采取“常规水驱+非常规水驱”结合补能方式进行调整。针对特低渗透油藏小10-16断块,科研人员优选“超前增能+油井压裂”方式开发,超前注水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上述两个“揭榜挂帅”区块实施油水井措施20口,区块日产油由92吨上升到140吨,含水由78%下降到70%。针对超低渗油藏官东6X1区块,科研人员探索“先期增能+后期补层”模式,初步形成“压、驱、焖、采”为核心的“增能注水+”系列技术,实施增能注水和油井配套补层5井次,断块日产油由5吨提高到40吨以上。
为保证注够水,油田公司系统组织各相关单位学习新版《油田开发管理纲要》,突出加强以检管、重配为主的注水井维护措施,目前工作量已完成年度计划的64%,有效保障了注采井网的完整性,确保了正常注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