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马文华)百日会战期间,勘探开发研究院深入推动油藏精细认识与综合治理技术攻关,累计在港西、港东地区识别出小微油藏7个,提交高产高效井位14口,新建产能2.22万吨,治理区块港西油田自然递减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实现了歧口老油田产量线上运行。
歧口地区老油田整体进入开发后期,油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综合含水高,剩余油高度分散,高效井位寻找愈发困难。同时,注水快速突进以及油藏整体含油饱和度降低导致递减持续加大,老区产量稳定难以实现。为缓解老区产量被动形势,该院组成以企业技术专家领衔的科研团队,围绕精细油藏认识和老油田综合治理两条主线开展技术攻关。
精细油藏认识方面,科研人员创建基于地震信息增强处理的低级序断层解释技术、基于波形驱动的薄互层精准刻画技术,断层识别精度达到5米,储层刻画精度达到3米,可识别的最小油藏面积达到0.02平方米,大幅提升了小微油藏识别精度。在油藏综合治理方面,创新基于动态油藏描述的渗流场综合调整技术,以实现均衡驱替为目标,技术人员开展老油田综合治理,同时积极推进数智油藏建设,率先开启“数智交付”模式,引领大港油田数智协同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