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牌是怎样铸就的?

——第四届全国油气开发专业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赛侧记

    期次:第5461期   

获奖选手:王志龙(左一)、祖坦(左二)、姜金凯(右二)、赵帅(右一),大港油田公司获团体总成绩第二名(摄影 李士澜)

近日,大港油田公司4名选手组成的参赛队伍,同中石油、中石化和延长石油集团的23家单位91名选手同场竞技,斩获2金1银1铜、团体总成绩第二名的骄人战绩,刷新参加国家级技能竞赛历史成绩纪录,连续12届位列集团公司职业技能竞赛前三名。

奖牌是怎样铸就的?让们跟随从集训到竞赛的每一个镜头,找出答案。

筹备:攻坚与配合凝聚团队士气

“接到竞赛通知已经是3月底,从选拔人员、教练、筹备设备,到组建起第一支团队,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太紧张!”有着20余年竞赛经验的人才开发中心技能开发科科长王军廷算起时间账、材料账、人员账。

集训必须尽快开展,一场无声的赛跑开始了。

接到通知后不到10天时间,人才开发中心迅速组建起竞赛组织领导小组、教练组,快速开展首轮选拔,集结形成37名35岁以下的技能尖子团队。

集训总教练赵常明,已经年过50岁,身体一直有胃疼、腹疼及痛风等毛病。为了避免集训期间身体不能承受,他提前住进了医院进行调理,白天打点滴、写计划,晚上在电梯间和教练们细讨论、定方案。

因为当地疫情影响,原准备在采油三厂进行的集训无法开展,第五采油厂、井下作业公司立即接过了任务,在选手培训、后勤保障、物资供应上加班加点做足准备工作,全力支撑培训开展。

同样困扰着大家的还有设备、物资短缺,一时间难以到位。

教练李士澜从各个单位借套丝机、借无缝钢管,自己加工制作管件,根据标准分段,套扣,集训期间总共加工了近200多根管件,将近一公里多。

为了制作符合尺寸要求的垫片,教练张润进手工制作了2300余个,并不断变更流量计两侧法兰间隙大小,让队员适应不同工位、不同环境的需要。

抽油机项目需要购买长庆油田抽油机,但在大赛前完成设备购置已不可能,于是教练孙德盛就借来平板,自主设计编制智能抽油机的启停操作界面,最大程度模拟主场环境。

“借的借、凑的凑、‘抢’的‘抢’,我们的竞赛集训就是凭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石油本色,在集训阶段已经打出了士气!”竞赛组织领导小组负责人褚金德如是说。

集训:汗水与艰辛铸就奖牌成色

在3个月集训时间里要完全把两万道题背熟、把动态分析掌握、把手绘制图练精、把操作技术练透,难度可想而知。为了确保集训效果,教练团队和竞赛选手先后用汗水换技能、用苦练赛时间、用作风争成绩。

为抢抓集训时间,竞赛团队每天清晨5点半出发,直到晚上11点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一天的课程,甚至到凌晨1点,还有人在咬牙坚持。

为了抢出队员的训练时间,每个训练工位旁,都有两个教练“翘首以待”。一个队员训练完成后,教练立即上前,一边点评,一边快速恢复工位。只要有队员经过团队项目场地,都会被“守株待兔”的教练李建强,“抓人狂魔”教练宫艳红“拦路打劫”,进行连续150秒的心肺复苏训练。

上午训练的时间不够,中午和傍晚就餐时,大家就把饭桌摆在训练赛场。教练们一边盛着饭,一边还不忘唠叨着竞赛要点。选手们一边吃着饭,一边请教着自己的问题,仿佛就着汗水的饭菜更有滋味。

为了抢出集训效果,一秒一秒为选手技能提速,教练组从一个扳手的拿法做起,对扳手使用的角度、力臂的长度等,进行了不下上千次的实验,研究出七八种使用方法。

理论和安全风险项目题量达到了近2万道,教练孔红芳、冯萌萌采用“题海战术”,制作成txt、word、excel等不同版本的电子题库,还用《孤勇者》等网络热歌热词、大赛口号等命名试题,对易混淆的题目进行总结归类,帮助巩固题目知识点,提高学习趣味性、鼓舞性和学习质量。

教练们拼了命地教绝技、想办法、攻克困难,队员们个个咬着牙、绷着劲、拼命学,早就把伤痛扔到了一边。

从集输工“半路出家”的王志龙,为了补齐短板,积极向采油专家请教学习,画图1000多张,动态分析的书籍看了整整三本。由于训练强度大,不仅工服都是湿漉漉地往下滴水,大量脱水还带走了皮肤油脂,后背捂出一大片溃烂的痱子。

祖坦在团队项目中担当角色A,为高质量救活假人,他在水泥地面训练时一跪就是半天,膝盖上早已磨出了黑黑的茧子。他在初期操作时碰伤了食指,指甲黢黑即将脱落,但他一声不吭忍痛坚持了整个集训期。

姜金凯由于大强度的训练,手腕、腰部、膝盖每日酸痛。为保证训练,他自己购置了头带、腕带、护腰、护膝,扎得紧紧的,每次训练完成后,头带都能拧出水来。

赵帅在所有选手中身高最矮、体重最轻,面对有史以来强度最大的高负荷训练,他每天练到手肿手胀,十根手指钻心地疼,只能用红花油稍作缓解。

“不光是他们4个,集训的所有孩子们水杯都从1升的变成了2.5升的,个个从细皮嫩肉变成了带上护腰坚持训练。更重要的是,他们都从曾经害怕困难,变成了不怕苦、敢吃苦,练出了那么一股子劲”。教练孙德盛讲述着集训队员们的变化。

关爱:重视与团结汇聚强大力量

一面是集训团队的辛苦付出,另一面是油田公司上下的高度重视。

集训期间,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刘洪冬现场慰问竞赛选手,召开座谈会,勉励集训队伍要强化学习、磨炼意志,传承好石油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并为竞赛队伍加油鼓劲。

油田公司人力资源处(党委组织部)、工会等部门和各单位大力支持竞赛开展,从竞赛物资、组织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多次现场慰问。

同样的支撑还来自教练团队和队员家庭的支持。

王志龙的爱人可聪说:“我从药店给他买的十几盒膏药和布洛芬止疼凝胶,两个星期他就用完了,我的内心倍感焦急和担心,但我不能耽误他的训练啊!”

祖坦的岳母生病住院,爱人姜珊被封闭在医院全程陪护,年仅七岁的女儿只能委托给小饭桌24小时看护,这一看就是半个月。可每次通电话时,家人都统一口径说家里一切都好。

赵帅两岁的女儿小多米正好赶上在集训期间过生日,不断地要和爸爸视频。爱人于萌怕耽误赵帅训练,哄骗着孩子说:“爸爸今晚要当圣诞老人,多米今天要乖乖的,等你晚上睡着了爸爸就回来啦。”半夜赵帅与爱人悄悄打开视频,看着熟睡的女儿仍梦中呓语:“快睡觉,快睡觉,睡着了爸爸就回来了。”

教练孙德盛家里孩子今年高考,高考期间,教练组给他放了三天假,但为了抓紧集训时间,他只是在考试第一天陪伴了孩子一天,随即主动放弃休假回到了集训队伍。当听到孩子取得666分的高考成绩时,他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泪水中既有骄傲,也饱含愧疚。

竞赛小组、教练团队更是把爱充溢在团队的每个时刻。“海螺姑娘”孔红芳、宫艳红,主动承担起每天为队员清洗工服的工作,看到队员洗到发糟的工服,孔红芳更是从家里把自己和爱人新发的工装送给他们。队员们工服的扣子掉了,冯萌萌剪下自己工服上的扣子,给他们缝上去。

“作为公司高技能人才,我们不仅要解决好生产难题、做好技能创新创效,更要通过技能竞赛比武等各种途径,传承好石油精神、优良作风和技能绝技,培养更多青年精英人才!”总教练赵常明总结了这次竞赛的意义。

获得竞赛优异成绩的第一时间,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赵贤正、公司总经理周立宏、副总经理刘洪冬分别作出批示,在祝贺和肯定参赛团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更寄语技能队伍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弘扬大赛精神,带动公司整体技术水平全面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为国内一流数智油田建设再立新功。

(王海林 刘苏王 军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