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霍雅迪)“我认为,同先辈们比,我们拥有更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但最缺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定无畏的信念。”石油工程研究院钻井工程技术服务中心青工组组长张瑾说。
这只是石油工程研究院团委创新探索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新模式的一个缩影。上半年,该院团委始终贯彻落实公司团委相关部署,通过“忆团史、强引领、勇担当”三部曲,切实提升青年综合素养。
围绕理论学习,该院团委聚焦团史知识,启动“青年说团史”活动,由青年自主选题,讲述建团百年光辉历史。开展3次青年学党史读书分享会,青年通过“经典诵读”“心得分享”等环节畅谈感悟,在思考中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在知行合一中展现担当作为。截至7月底,第一联合青工组组长朱英斌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现场技术支撑9井次,助力恢复增油3800吨。
依托“石油工程研究院公众号”,该院开辟“传青春之声、展青春之志、聚青春之力”专栏,技术专家、基层党务工作者按照每月主题关键词,分享正能量有声作品。5月份分享作品《奋斗者、正青春》,该院青年唱响百年赞歌,献礼共青团成立100周年。6月份分享作品《结合工作谈安全》,鼓励青年在安全生产中找准定位、提升素养。上半年,该院共开展井眼轨迹优化51口井,节约进尺3112米,该院钻井设计岗被评为油田公司“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为引导青年员工找差距、明方向、补短板,该院团委开展2次“青年大讨论”。团员青年以“同先辈比,我们身上少了什么”“同先辈比,我们身上多了什么”“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期望和时代与企业发展要求比,我们还需要充实什么”三个问题为主线,总结自身不足,讨论实践路径。针对当代青年缺少担当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等问题,团员青年表示,要通过自身努力补气、补劲,补技,积极向先辈们学习,为油田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