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石坚
面对行业外在挑战,油田公司持续发力,特别是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工程落地,抓住经营相对乐观的有利时机推动增储上产,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加大基础建设投资,项目纷纷落地,拉动了就业与消费,让地方经济建设既见到成效又提振信心,体现出了国企担当。
拓展蓝色版图滩海油气开发再现突破
5月26日,中国石油自营区第一座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大港油田埕海一号平台正式投产。其成功投运标志着滩海自营区迈入“海油海采”新的发展阶段,大港油田圆梦滩海。
作为中国石油首座自主研究、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投运的万吨级采修一体化平台,该平台创新集成了多项新技术,填补了滩浅海地质-海工一体化评价建产、全单筒双井设计、万吨级吊装、孤立大直径钢桩群精准定位安装等4项国内空白,并创造了我国最长滩涂海缆拖拉施工纪录。此外,油田公司为平台新建两条海底电缆和两条海底管道,为电力能源供给、产液外输和地下水回注提供全程密闭输送通道,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实现“双零”排放。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港油田把石油勘探触角延伸到海洋,目前建成人工岛3座、井场3座、联合站1座,形成了“人工岛+进海路+井口槽”的海油陆采开发模式。近两年,油田不断加大滩海地区勘探开发力度,在推进用海审批等方面投入巨大精力,让包括埕海一号平台建设在内的一系列开发布局逐步从蓝图变为现实。埕海一号平台在国内首次采用全单筒双井设计,甲板面积节约30%,钻井数量增加一倍。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智能化仪控系统,实现了从地下到地上、从井筒到海管的全流程管控和数据的全面感知,并具备四级预警关断及周界报警功能,全面确保油气生产安全高效。
6月7日,该平台建成投运以来开钻的首口生产井———埕海1-1-32H井正式钻进。7月16日,捷报传来,该井喜获百吨高产。就在两天前,埕海一号平台上,第二口水平井埕海1-1-34H井宣告完钻……埕海新区美好的开发前景正在大港石油人的手中绘就。
深挖新领域潜力页岩油开发工程步稳蹄疾
2022年,大港油田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页岩油效益勘探开发,新井钻探和措施提产工艺创新试验频频发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沧东孔二段页岩油5号平台效益开发试验井组共设计6口井,首口水平井官页5-3-6H井已完钻。该井钻井周期缩短至65天,创大港油田页岩油井含油指标最优、水平段最长、机械钻速最快等多项纪录。经检测,该井地质指标优于同区块效益达标高产水平井,为该平台效益开发树立了标杆。井组整体预计9月底完钻,12月初投产。
歧口沙三段页岩油歧页11-1-1井采用“趾端增能+二氧化碳前置”压裂工艺,放喷当天见油,最高日产油36吨,含水50%。目前,该井已钻塞继续放喷,试采37天,累计产油589吨。该井的稳产,推动预探评价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夯实了歧口沙三段页岩油效益建产的基础。
此外,在2021年老井产量达到10万吨基础上,大港油田持续深化完善页岩油井“校、优、调、洗、控、降”六字管理法,深入研究页岩油排采规律,加大增产措施力度,累计实施8井次,年综合递减率27%,日增油能力达92吨。目前大港油田页岩油日产油356吨,累计产油25万吨,为建设陆相页岩油百万吨油田提供了宝贵经验。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