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企业管理,最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是企业宝贵的资源。没有人,企业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把员工比作鱼,那企业就是江河湖海,各部门、各单位就是一个个人工围成的小池塘;管理观念落后,体制僵化,鱼儿就会“休克”,企业如死水一潭。管理水平提高,体制活了,鱼儿就会欢腾跳跃,企业发展也会风生水起。
人力资源用好了,就会变成促进企业发展的财富;用不好,就会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包袱。
因此,应该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企业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策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把人工成本提升为人才资本,着力打造忠诚敬业、团结向上的高素质干部员工队伍,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人真正履职尽责创新创效,争作贡献,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
要以制度之渠激活人力之水。在这一过程中,首要的是打破僵化的体制机制。制度如渠,挖通落后的制度堤坝,打破各行政单位之间的壁垒,才能让人力资源活起来。只有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用人管理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效能,实现员工价值最大化,才能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受益的互利双赢。
吉林油田工编挂钩机制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在激发人力资源活力、保障企业改革发展高效推进方面创造了成功经验。
领导重视是工编挂钩机制开展落实的关键。改革千难万难,“一把手”真抓实干就不难。吉林油田成立了两级深化改革领导组,组长均由“一把手”挂帅,做到改革顶层设计、改革方案、政策配套、部署实施、督查落实“五个亲自抓”,层层抓落实,保证了工编挂钩机制的有效开展和精准落地。
经济杠杆是工编挂钩机制激发人力资源活力的有效手段。吉林油田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将主动改革、加强管理、创新创效等成效与工资挂钩,打破了“等靠”“保底”和“大锅饭”等陈旧思想,最大限度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约束和导向风向标作用。
科学核定编制定员是创新推行工编挂钩机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核定好编制定员,才能让富余人员显现化。吉林油田采取修订定员标准,从源头优化岗位定员,吸收与扩大劳动组织形式改革成果,通过利用谷歌地图科学核准地面业务工作量等方式,精准核定岗位用工,压缩用工总量、显现富余存量,为有效落实工编挂钩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狠抓落实,提高执行力是工编挂钩机制取得成效的保障。政策再好,不落实也只会变成一纸空文。吉林油田在工编挂钩机制落实过程中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注重抓好每一个实施环节,从严考核,刚性兑现,奖优罚劣,使工编挂钩机制很好地发挥了倒逼各单位主动改革的作用。
基层积极探索创新是工编挂钩机制发挥倒逼作用的根本。通过鼓励基层自发改革,吉林油田各基层单位将工资总额逐级承包到站队、班组,承包经营、自负盈亏由个别站队发展到部分单位,实现了企业与员工互利双赢、共同发展。干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升,“挣工资”“挣奖金”理念深入人心。吉林油田劳动用工由少量内输延伸到大批外输,外闯市场由单一服务拓展到全面合作,既为盘活富余人员探索了新路,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攒足了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