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地处山区的克深气田气温已降至零下,但在现场忙了一整天的党员富卫东似乎感觉不到寒冷,他依然一丝不苟地进行现场监督,不留一点漏洞。
自冬供工作启动以来,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博大油气开发部大北采气作业区党员冲锋向前、用担重任,他们用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守护气井,为万千用户输送“福气”和温暖。
不让一口井掉队
进入冬季运行以来,党员杨帆几乎每天都开着皮卡车在山间颠簸,往返于各气井之间巡检。发现异常情况时,他要爬上山头,找个信号好的地方,用手机与主控室联系。
在大北采气作业区,每名党员都是冬供卫士。“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台设备都至关重要,只要是哪口井参数有问题,就要立即赶到现场排查故障,绝不让一口井掉队。”这是大北采气作业区所有党员的心声。
党员吴有明不仅能发现隐患,而且善于排除故障。大北103井投产稳定后,吴有明发现液控柜系统压力下降速度过快,导致高压泵启泵频率由正常时一天启一次变成每40分钟一次。他经过曲线对比、现场流程排查,最终找出症结所在。吴有明更换了溢流阀,解决了系统压力下降的故障,确保了设备安全运行。国庆节前夕,党员富卫东主动请缨,带着人员在现场连续施工4个小时,成功将克深5集气站管线的堵塞物取出,使生产参数恢复正常,有力保障天然气生产。
不让一个人掉队
“吊装作业开始前,我们不仅要对吊车进行全面检查,还要核验现场指挥人员的资质。”10月22日,在克深5-5井吊装作业现场,作业前风险提示、操作人员证件检查、作业票签批、现场安全监督……一系列工作在富卫东的严格把关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每到现场,富卫东总会一边做好安全监督,一边耐心细致地给他的两个徒弟讲授现场管理事项,做到安全生产与新员工培训两不误。“我是党员,应该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新员工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在富卫东看来,冬供工作形势紧迫、任务繁重,也最锻炼人,不能让一名新员工掉队。
培育新人已经成党员们的自觉行动。吴有明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4年共带徒22人,为油气生产提储备了技术人才。
不让一批保供物资掉队
克深5片区目前共有12口井生产运行。该片区井站没有加热炉,须靠加注甲醇预防管线冻堵,因此,甲醇的储备至关重要。
10月18日下午,装载着甲醇的一辆大卡车在克深5集气站卸完甲醇后,继续前往克深508井卸甲醇,没想到当车辆行驶至距离井场300米处时陷入路坑,无法前行。此时已经晚上9点多,接到消息后,富卫东、杨帆等党员骨干立即驱车前往现场处置。
赶到现场,他们迅速制定解决措施,协调救援人员和机具。在寒气逼人的黑夜里,他们奋战3个多小时,终于将30吨甲醇送到克深508井。“井上的事可不能马虎,不管多晚我们必须立即解决,何况是冬供期。”富卫东说道。
眼下,天气越来越冷,天然气生产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为防止气井发生冻堵,党员们每天穿梭在大北区块、克深5片区各井站之间,检查电伴热、查看运行参数、处理故障,为了那一抹人间烟火气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