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处沙海之中的满深区块,钻塔林立,产攻势如潮。陈士兵 摄
“三优三定三加快”
打破常规,利用二维地震资料优选有利断裂带确定意向目标,加快早日发现。
不等不靠,利用三维时间域地震资料优选有利圈闭确定井位,加快及时发现。
及时调整,利用随钻VSP驱动处理地震资料优化靶点确定最终入靶轨迹,加快精确发现。
满深4井
提前9个月进入收获期
满深8、满深71、满深72
三口井提前部署
富源3等11口探井
精准入靶
满深4井提前9个月进入收获期,满深8井、满深 71 井、满深 72 井提前部署,富源 3井等 11 口探井精准入靶,均在目的层出现规模放空漏失。截至目前,今年富满油田高效勘探“四面开花”。
是什么改变了这些井的“命运”?
年初以来,科研人员精细挖潜现有地震资料特点,科学分析,创新总结出富满油田断控油藏“三优三定三加快”高效勘探提质增效典型举措,及时部署探井 4 口,及时调整钻井轨迹 11 口,助力富满油田跑出高效勘探“加速度”,为塔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勘探全面发现及三级石油地质储量任务的落实起到了重要作用。
储量上交 两道难题一个关键
2021 年,油田公司深入实施“3+2”勘探战略部署,提出向高效勘探要效益,全面展开碳酸盐岩断裂带进攻性评价,确保塔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勘探全面发现,坚决落实石油三级地质储量目标,为油田高质量发展和“十四五”规划目标的落实奠定基础。近年来迅速崛起的富满油田重任在肩。
但是,富满油田快速规模增储上产却被两大难题束缚了手脚,一是年初新采集的富满Ⅱ区三维地震资料正在处理,平面上如何快速实现断裂带整体勘探突破,落实油气资源。二是局部断裂带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差,轨迹设计难度大,影响了断裂带储量规模的落实,高质量高效益勘探难。
加快早日发现 赢得主动九个月
FⅠ17断裂带于2020年发现后,油田提出加快这一区域富油气断裂带整体探明步伐,为 2021 年的原油探明储量任务发挥主要作用。
然而,FⅠ17 断裂带南段紧邻中国石化矿权,近 9 公里处于三维地震空白区,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今年 9 月才能完成最终处理。如果等新三维资料处理成果出来再进行井位部署,无疑会严重拖慢该断裂带的整体探明步伐。
科研人员打破常规,攻坚克难,利用二维地震资料创新形成微地貌走滑断裂刻画技术,突破了三维未覆盖区断裂无法识别的瓶颈,认为 FⅠ17 断裂带向南延伸特征清楚,坚定了井位上钻信心。后期通过与新三维资料处理结果对比,断裂平面位置基本一致。
在断裂刻画的基础上,借助“中-中合作”平台,科研人员又反复对比分析满深 4井周围的断裂和串珠特征,锁定具体井位目标。满深 4 井于 1 月 19 日开钻。7 月份,该井利用新采集三维资料的加急处理成果对该井进行靶点调整,最终成功钻遇优质储层测试获得高产,解决了FⅠ17断裂带南段储量上交井控不足的问题。
加快及时发现 新三维锁定两个“当年”
富满Ⅱ区成藏条件十分优越,新三维地震资料于今年 2 月 9 日完成采集,偏前满覆盖面积 2408 平方公里。年初,油田提出加快富满Ⅱ区地震资料处理及断裂梳理,尽早提出可上钻井位,尽快落实油气资源。
4月底,加急处理的初步三维地震资料出站后,科研人员连夜完成资料评价,认为能满足预探圈闭与井位研究需求,随后立即启动会战模式,不分昼夜,不到 1 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构造断裂解释、储层预测、目标优选等圈闭井位研究的关键工作。
5 月下旬,9 个新发现圈闭通过油田预审,并完成探井井位论证,确定先利用初步三维地震资料确定初步钻井轨迹,等最终深度域资料出来后复核再及时调整,部署井位3口,确保了Ⅰ级主干断裂的全部控制。这3口井目前均已开钻,为实现新三维地震“当年采集、当年部署”提供了时间进度保障。
与常规流程相比,新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区油气发现时间预计提前了6个月到9个月。
加快精确发现 11口井入靶百分百
富满油田碳酸盐岩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准确成像难度大,特别是新区由于钻井少,精细速度建模面临挑战,缝洞体空间位置具有不确定性,钻井准确入靶的难度更大。
为此,科研人员提出目标井位录取随钻VSP 资料,快速开展速度模型优化及速度驱动地震成像,保证井点及周边偏移速度可靠性,提高缝洞体空间归位精度,进一步降低常规地震资料不确定性带来的钻探风险。
目前,富满油田根据随钻VSP地震资料完成11口探评井的轨迹调整,确保了准确入靶。其中,满深 3 井按照调整后轨迹发生了放空漏失,成为 FⅠ17 断裂带目前放空段最长的井,测试获日产千吨高产,创造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日产最高纪录。
结语:
“三优三定三加快”模式打破了过去一般在最终三维深度域地震资料出来后再开展走滑断裂解剖、部署预探井位的常规方法,充分利用现有地震资料落实圈闭、提前部署预探井位,后期再利用了零井源距随钻 VSP 资料调整优化靶点,进一步为富满油田勘探加速破除阻力,该方法对同类型油气藏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