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与不可能, 是人们判断事物的两个基本概念。
可能是大概率, 不可能是小概率。说你遇到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十全十美, 这是大概率; 讲你今天出门会受伤, 这是小概率。因为, 客观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还因为, 现在是和平年代, 大多数人不从事高风险职业。可见, 概率来源于理论的指导、 经验的总结或数据的分析。如果没有这些前提而谈什么大概率或小概率, 就是蒙。
但概率是死的, 事物是活的。安徒生的父亲是个鞋匠,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日子过得很清贫。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和小伙伴遇见了王子。王子见他衣着寒酸, 便问: “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 他回答说: “我要写剧本, 然后在王宫里演出。 ” 王子看了看面前这个有着小丑般的大鼻子和一双忧郁眼神的笨男孩, 十分诧异。
“怎么可能呀? ” 过了好一会儿, 王子才说: “我劝你去学一门有用的手艺吧! ”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这次会面竟是安徒生走向创作之路的开始。他回到家打碎了自己的存钱罐, 然后只身闯入哥本哈根。 “我就是要把这种不可能变成可能。 ”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流浪的生活无比艰辛, 但丝毫没有减弱他写作剧本的激情与执着。
史诗、 爱情小说……王国所有出版机构的门房里几乎都有他的退稿; 讽刺、 挖苦……在哥本哈根所有贵族的家门口他几乎都遭受过白眼。可他激情不减, 壮志不消。他相信,只要努力就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终于, 他的 《国王的新衣》 《丑小鸭》 等惊世骇俗的作品一一问世了。他和他的童话走上了划时代的舞台。
努力与坚持, 是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法宝。当然, 由于放弃努力和坚持, 把可能变成不可能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兔子与乌龟赛跑, 兔子怎么可能不会赢呢?可现实生活中输给乌龟的兔子不在少数。
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 是个杰出的军事将领。1629年, 在银川一个小小的驿卒岗位发动起义, 后来越战越勇, 被称为“闯王” 。1644年正月, 建立大顺政权, 定都长安。同年三月十八, 攻克北京, 推翻明王朝。
胜券已经在握。然而, 这个政权只存在了42天就烟消云散。为什么?因为他不会约束队伍。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来说: 他们善于破坏旧世界, 但是却无力建设新世界。
1645年4月12日, 李自成与降清的吴三桂决战。4月30日, 被迫撤离北京。5月17日, 逃难中的李自成在通城九宫山玄帝庙拜神后因劳累过度熟睡, 被山民误当贼打死。
煮熟的鸭子飞了。与其说势头正劲的新生政权是毁在多尔衮的强大攻势和吴三桂的背叛上, 倒不如说是毁在农民军自己的手上更为准确。
可见, 可能与不可能是互相转化的。1949年, 一个名叫爱德华 · 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 对他的某个运气不太好的同事随口开了句玩笑: “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坏,让你去做就一定会更坏。 ”
这句本无恶意的玩笑话最初并没有什么太深的含义, 只是说出了坏运气带给人的无奈。没想到, 这句话被迅速扩散, 最后竟演绎成: 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 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并会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墨菲定律由此诞生。或许, 这世界上不走运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三国演义中街亭的失守, 直接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作为镇守街亭的主帅马谡被斩首, 实在是罪有应得。诸葛亮也因自己用人不当而痛悔不已, 放声大哭, 并上表自请降职三级, 以示对自己决策失误的惩罚。但要说诸葛先生对保卫街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也实在是冤枉了他老人家。
首先是签订 “军令状” , 让马谡把脑袋压在了上面, 这是第一道防火墙; 然后又派一向谨慎的王平当马谡的助手, 嘱咐二人凡事商议停当而行, 这是第二道防火墙; 后来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街亭东北方的列柳城, 以便接应, 这是第三道防火墙; 最后, 老先生还是不放心, 又命大将魏延屯扎在街亭之后, 作为机动力量,以备不测。毫无疑问, 这是第四道防火墙。
一场战役, 一个街亭, 竟设置了四道防火墙, 其担心程度非同小可。可还是丢了。
担心某种情况发生, 那么它就真的有可能发生。这是不是有点太残酷?
小概率一点儿也不小。保卫战之初, 诸葛亮问: 谁敢引兵街亭?马谡应声而出。诸葛亮怕他轻敌, 郑重地再三晓以利害, 马谡回答道: “某自幼深通兵书, 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 ” 其自我炫耀、 狂妄自大的心理暴露无遗。应该说, 对此诸葛亮是有所警惕的。因此, 先生又进一步说: “司马懿、 张郃非同小可, 不可轻视。 ” 而马谡却说: “休道司马懿、 张郃, 便是曹睿亲来, 有何惧哉! ”
至此, 败局已定。马谡以重蹈兔子的覆辙而令后人唏嘘,墨菲以不经意的一句话揭示出的一条规律而让后人起敬。其实, 他们要说的话只有一句:“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 因为,担心一定有担心的理由。所有大于零的概率, 都有可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