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记教学名师尹洪军教授事迹尹洪军,女,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后。现任石油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党总支书记,兼任国际石油工程师(SPE)学会会员,中国石油学会会员,《SPE1Reservoir1Evaluation1&1Engineering》国际期刊、《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期刊、《特种油气藏》期刊和《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期刊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大庆石油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
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表率“当老师,就要当最好的老师。”这是尹洪军当教师那天起就立下的誓言。她热爱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本职工作,学为人师,行为师范。承担《渗流力学》、《试井技术》、《高等渗流力学》、《油气井测试理论与方法》等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近4年,累积授课1000多学时。教学中力求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她还参加编写了石油高校重点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和“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渗流力学》,同时负责建设了该教材的试题库和网络课程。“《渗流力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项目于2001年获得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所主讲的《渗流力学》于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精品课程;所承担的“《渗流力学》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于2007年获大庆石油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她主动让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去,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她指导的很多毕业生成为学校“创新杯”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获得者。同时,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专业科技活动,投入精力,热心指导,严格要求。在学校已举办的3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中,所指导的学生取得了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的好成绩。这些年来,她培养的学生中,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了祖国石油工业建设的中坚力量,部分已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
刻苦攻关,献身科研的楷模尹洪军作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渗流规律和油气藏描述技术”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十分注重对科技最前沿的了解,注重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她所研究的一些科研成果已在大庆、吉林等油田生产中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她十分注重学术交流,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级学术研讨会,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收录6篇、ISTP收录2篇。她主持并参加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973课题2项,获得省局级科技进步奖和教学成果奖8项,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讨论会,并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2006年9月,她参加由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办的“SPE技术交流与展览年会”,并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这是大庆石油学院首次在SPE年会上宣读论文,加强了学术交流,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
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的典范自2000年担任石油工程系副主任至今,尹洪军一直负责主抓全系科研及研究生管理等工作。在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以不断钻研高等教育管理规律,逐步摸索适应石油工业发展的专业教学体制、机制及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为目的,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队伍建设,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提高油气采收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在科研成果转化及科研促教学工作中,不断加强宏观管理,完善科研制度,使科研课题水平逐年提高。在管理工作中,她身先士卒、任劳任怨,以坚决缜密的工作作风、坚韧不拔的工作精神,受到各级领导、同事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2007年,石油与天然气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顺利通过专家组评估。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骨干,尹洪军刻苦钻研,肯于奉献。她那严谨的学术作风、顽强的拼搏精神、高度的工作热情、进取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业务功底深受人们的赞誉。她曾获得“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大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大庆市十大杰出女性”等荣誉称号。她还作为代表出席了黑龙江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大庆市第七次党代会。成绩仅代表过去,荣誉是新的起点。她时刻这样鞭策自己:今天要当好老师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更新自己的学识,赶超时代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