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报社  
上一期    下一期

科研改革, 落子激活全盘

   期次:第7991期   作者:记者何宏芳 特约记者李云龙

在经历 “脱胎换骨” 般的一系列科研改革之后, 研究院工作有什么新成效?员工面貌又如何?

带着这些疑问, 8月初, 记者走进这个院各科研所、 项目组, 看到的是一个个专注于数据资料分析、 研究的科研人员的身影, 听到的是热烈讨论如何高效推进工作的声音, 一幅科研改革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在院长杜玉洪的办公桌上, 记者看到这样的成绩单: 截至7月底, 这个院通过终审预探井位已完成年度计划的80%, 产能建设区块已全部落实, 评价井、 产能井通过终审井位达年度计划的61.8%和64%, 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去年同期。

杜玉洪告诉记者, 成绩取得不容易!在经过一年多单位重组、 机构精简、专业技术岗位 “双序列” 及 “项目制” 等科研改革后, 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科研生产进展顺利, 全体员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 改革红利正在逐步释放。

今年, 研究院把工作重点放在项目制改革持续推进上。在重新修订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全员绩效考核办法》 等7个体系文件的同时, 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和青年人才助推计划, 进一步规范项目制运行, 激发科研人员勇于干事创业、 甘于创新创效的工作热情。

“今年项目制改革, 强化了项目绩效合同 ‘抓手’ 作用。院里与每个项目长、项目组成员签订合同,将项目组承担的产量、 井位、 储量、 产能等指标量化到每个人, 形成任务、 责任、 风险人人共担的局面, 营造 ‘人人有指标、 个个有压力’ 的科研工作氛围。 ” 副院长杨德相如是说。

这个院的绩效考核另一着力点放在激发项目组成员 “贡献力” 上。今年,将按照绩效考核办法, 再结合项目组完成任务指标情况, 将相应绩效奖励发给项目长, 项目长将按照骨干、 辅助、 参与等层级, 依据个人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体现 “多贡献多得、 少出力少得” 的原则, 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刚刚30岁出头的C级项目经理高园和组员, 今年得到一份早来的成绩——目前, 他们已经完成全年工作指标。她深切感受到, 成绩的取得与项目组成员孜孜以求的精细研究分不开, 与大家在低谷困难时的坚持分不开, 更与每个人工作有目标、 有干劲分不开。

而另一项与项目制改革工作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举措就是勘探开发一体化机制。这个院将占年度承担产能建设任务指标30%的井位和产能作为勘探开发一体化任务指标下达给勘探开发有关项目组, 并在院 “勘探开发特殊贡献奖” 中设置专项奖, 按照完成勘探开发一体化指标成绩大小进行奖励, 推进勘探开发生产研究同考核、 共激励。

B级经理杨小陈今年承担的 “华北油田新区产能建设目标评价及实施研究” 项目中就承担了部分勘探开发一体化指标。他告诉记者, 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研究后, 勘探科研人员主动将工作链条后延, 评价开发科研人员主动靠前, 发现有利目标立即跟踪、 部署, 工作流程实现无缝衔接, 进一步加速资源转化节奏, 提高地质研究水平。目前, 这个项目正钻、 完钻62口井, 新建产能超10万吨, 一体化指标也已完成50%。

科研项目能否高质量运行, 人才是重要支撑。 “每年, 研究院运行的公司级、 院级科研项目近150个, 而项目组成员中超过50%是青年人。怎样培养一支善创新、 肯钻研、 勇担当的青年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 ” 党委书记崔永谦说。

年初以来, 一项项青年人才培养政策、 措施相继出台、 落地。首先, 各级别技术专家在与公司、 研究院签订业绩合同的同时, 将技术指导、 技术把关、 人才培养作为多维度考核指标列入合同中,充分发挥专家们的技术引领作用。其次, 重新修订完善的 《青年成才助推计划》 已下发, 创新推行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已落地, 为青年人成长成才搭建的平台也已完成。

采访结束时记者得知, 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中科研人员自报科研课题,专家组已审定45个。不久, 45名青年项目长将承担起新的责任, 与院里科研人员一起为科研强企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华北石油报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