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报社  
上一期    下一期

“智” 压地层“质” 赢市场

   期次:第7949期   作者:通讯员 张强

4月中旬, 由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自主研发的变密度自增稠支撑剂, 继在哈15-18井、 马13-11X井、 马13-9X井压裂试验成功后, 顺利申请发明专利3项, 填补了国家技术空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个公司以生产实践和甲方需求为中心, 围绕优化工艺参数、 改进压裂液配方、 提升服务保障, 持续加大压裂技术创新力度, 完成了多项突破生产瓶颈的重大科研项目。2018年以来获授权专利32件, 实现科技创收2.84亿元, 增效5811万元。

“CT” 扫描 360度环绕会诊地层

在油田进行水力压裂作业时, 地下岩层会发生破裂或错动, 产生地震波。如何有效利用地震波, 掌握地层情况, 为优化压裂工艺、 提升压后效果提供技术支撑?

井下作业公司瞅准市场 “风向” , 着手进行压裂裂缝实时监测系统研究, 从地震数据采集、 数据接收处理、 监测系统软件开发等方面广泛开展论证, 并先后在苏里格区块苏76-8-6H井、 苏76-11-10H井进行了17层段试验监测, 成功率100%。

据悉, 该系统实现了实时三维显示裂缝长、 宽、 高、 方位等几何参数, 监测成像时间小于60秒, 探测深度不小于5600米,距离误差小于3米, 能够适应沙漠、 煤层等松软地层以及戈壁、 山地等复杂地表条件下的监测,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集团公司风险勘探重点项目杨税务潜山安探1X井、 安探2X井、 务古1加深井等大型酸化压裂改造施工中, 压裂裂缝实时监测系统实时显示及解释裂缝长、宽、 高及方位数, 优化压裂参数, 创造了11项高指标和新纪录, 为进一步加大该区域勘探开发力度提供了技术支撑。

拒绝 “三高”优质血液激活地层

阿尔3-26井压后日产液20.7吨、 产油19.2吨, 累计增油2280.8吨, 增油控水效果得到甲方点赞。这得益于井下作业公司自主研发的自缔合高温抗盐压裂液体系。

由于水基压裂液体系稠化剂近年来价格波动大, 存在对储层伤害较大、 残渣含量高、 施工成本高及效果差等问题, 研制满足高温、 高压和高盐工况下的压裂液稠化剂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先人一步, 抢占先机。井下作业公司研发团队2016年开始 “自缔合高温抗盐压裂液体系研究” , 首先突破了传统压裂液体系使用金属离子交联和聚合物疏水缔合交联的方式, 通过引入钙离子、 镁离子稳定剂, 提高压裂液黏度。同时, 引入抗温基团及球状胶束, 使其在180摄氏度时仍能保持携砂黏度。该技术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 该体系可用海水、 油田热采出水以及地层水直接配制压裂液, 解决了东北、 西部等高寒、 干旱缺水地区和海上压裂施工缺少淡水的问题, 实现了压裂液体系研究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截至2019年初, 该压裂液体系已在华北油田、长庆油田、 西南油气田及CNPC秘鲁现场应用, 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120万元。

挑战严寒 高质量服务解封冻层

3月15日, 井下作业公司第二套压裂车组顺利抵达大庆市场, 自此两部战车并驾齐驱, 1个月时间共完成5口井24层, 进一步做大做强了公司新的增量市场。

2018 年下半年, 这个公司成功中标大庆油田采油九厂产能建设多个标段压裂工程项目。由于当地气候寒冷, 施工的塔21区块规模大、 工艺复杂, 井下作业公司牢记 “成就甲方就是成就自己” 的理念, 从工艺技术、 生产组织、 安全环保等方面, 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效率和质量, 赢得甲方信赖。

在首口井塔 21-154-斜 160 井施工中, 这个公司认真分析施工设计, 并对关键的砂量、 顶替量等数据反复验算, 决定应用直井缝网大规模压裂工艺。经过14个小时连续作业, 顺利完成了该井4段施工, 创造了这个公司东北市场单日压裂施工层数、 单井注入液量、 砂量3项纪录。

在后续施工中, 面对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天气, 这个公司不惧挑战, 抓好冬防保温, 创新生产组织, 持续打造精品工程。塔282-104-斜92井为水平井, 层间距小、致密油黏稠、地层压力高,YS43034队在低压区采用多级倒液方式进行供液以保证大排量施工的连续性, 高压区 7 台主压车双趟管线直接井口注入。经过4天连续施工, 该井注入压裂液9271.3立方米、 压裂砂379立方米, 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其中第5层创出单层入井液量最大、 加砂量最多新纪录。

华北石油报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