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花圃里有一株杏, 每年春天, 总是第一个播报春的消息, 让人在早春的料峭寒意里顿生几分精神。
这株杏杂生于几棵苹果、 桃、 梨树之间, 主干高挑, 枝叶婆娑的圆头形树冠犹如撑开的一把伞。站在窗口看那一树花开, 迎着初春冷寂的空气, 就像欣赏一幅画, 有时像置身绚丽的云端, 有时又似走在寂寞无人的山谷, 让你总是躲不开那种深入骨髓的荒凉、 寂寞。
北方的三月, 寂寥、 清冷。虽已过惊蛰, 但人还是慵懒的、 懵懂的, 带着刚从长冬醒来的清寂望窗外的云飞雪飘, 如梦如幻, 难免常让人生出世事如梦的感慨。从一串串胭脂红的花苞, 到绽开后愈加婉丽妩媚的花瓣, 粉嫩、 娇艳, 如霞似雪, 若绡若霭, 在早春的冷风中瑟瑟抖动, 颇像一位怀春的女子, 人见犹怜。然而,我知道, 我的惆怅很容易让接踵而来的花事带走, 并随着流水般的时光在乱花耀眼中忘记它昔日的模样、 今日的风采。
初识杏花的风韵, 我还是个少不更事的孩子。一个扎着羊角辫蹦蹦跳跳背着书包上学的黄毛丫头, 在上学路上经过一所小院, 春风浩荡中, 隔着高高的土墙, 天真未凿的眼睛里蓦然看到一枝红杏, 未免惊艳, 继而痴迷。灿若云锦的繁枝如少女的舞裙, 嫩寒淡锁, 娇羞不胜, 这活泼泼的禅意不经意就打进了一个少女的记忆。带着这莫名的欢喜、 惊心与不安, 于杏花春雨后的黯然销魂, 继而是更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特点的一个设问: 这么美丽的世间尤物, 结的果也一定滋味不凡。于是, 杏就带着美好的祝愿走进一段徜徉人生, 一个美丽梦幻。赏了春花, 再静等岁月结香。每年五月, 黄杏成熟, 我总是带着暴殄天物的虔诚第一个买杏, 享受杏的美味带给我的富足与温情, 又常常在拥有后的失落与倦怠里, 再次想起那个杏花春雨的春天, 想起那个高墙外带着满满憧憬与希望的小姑娘, 心怀缱绻的频频驻足, 回望……
多年以后, 我离家做了异乡客。性灵里的这枝杏花也如一段童话, 正随着一个个辗转驿站雨打风飘, 渐行渐远。一次农庄野游, 我居然有幸邂逅了向往已久的青杏。 “狂风落尽深红色, 绿叶成荫子满枝。 ” 在暮春已渐燥热的空气里, 这棵树果实累累, 干净利落地站在一家小院门口。一颗颗清圆翠碧的果子, 不娇不媚, 不卑不亢, 却颇有自求多福的淡泊、 宁静。摘一枚放在手心, 被一条弧线分成两半的扁圆小杏, 毛茸茸、 圆嘟嘟, 简直如少女发育饱满的面颊, 颇觉清圆可爱。
我忍不住, 赶快捏一颗填进嘴里, 一口咬开, 竟立时张开嘴: 那种口感的生涩、 强酸, 不仅让你无法承受, 而且根本就是心生戒惧, 让你对它清圆的外型从此失去想象。吐出舌头上最后一粒残渣, 这种心境竟忽然让我想起《三国》 “煮酒论英雄” 的曹操: 妄想的阴谋破灭后,就是心中不尽的惴惴。一段段不堪往事的回味也让我像舔舐青杏的酸涩, 常常不觉出神, 黯然自苦: 好奇害死猫!其实很多别人眼中的幸福光鲜, 毕竟也只是在眼里。也许等你真的走进去, 其真相往往跟外边大相径庭, 甚至超乎想象。正如 《红楼梦》 的感慨:“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 世人都喜欢看风景看热闹, 可有几人能做到安心品尝, 而对个中滋味看破又不说破?
生活, 又常常难免自欺, 以逃避自怨自艾的烦恼。每当春风荡漾、 纸鸢漫天, 我常常站在风中, 看那展翅的燕鹞, 和天外恬然的云起云落, 犹如繁华盛景里对 “初心” 找寻, 常常忘记哪个是纸鹞, 哪个是自己。作为一个异乡女子, 经年乡愁的酸楚、 惆怅, 总是禁不住频频回望……而记忆中故乡最美的风物, 总有这枝春风满面、 妖娆多姿的红杏。这枝红杏, 陪我走过物是人非、 世事苍茫。许多年过去了, 当年的少女也许情怀不再, 但对杏花的偏爱, 却一直初心不改。
多年来, 无数次梦中回望, 把玩、 解赏那枝红杏……红尘三千, 人心难定, 花开是佛,花落也是佛。为什么总有一枝花让你梦萦魂牵, 在你眼中摇摇欲坠? 《虚花悟》 叹: “将那三春看破, 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 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 天上夭桃盛, 云中杏蕊多。到头来, 谁把秋捱过? ” 梦, 最初大都美好。但太过于执着, 就难免人情沧桑、 世事苍凉。正如早开的春色, 摄心入骨, 风流自赏, 却总要在绿肥红瘦中归于实相。
当那个黄毛丫头在岁月的蜕变里为人妻为人母, 为生计奔波, 尝到了许多人间烟火之后, 入世的磨炼渐渐明了生之大义, 明了名缰利锁, 过往云烟。置身事功人情的凄风冷雨中, 难免伴随沉淀的阵痛如经年的风湿病已深入骨髓, 而顽疾难愈。有没有一处风景, 让你找到阳光, 接入更强烈的地气?等我遍搜经典翻到地老天荒、 天昏地暗, 终于在一个暮春雨过天晴的午后幡然醒悟: 绚烂至极之后终于归于平淡, 如 《红楼梦》 中的贾宝玉尘劫尽历, 归彼大荒, 这应该是尘俗众生向往的一种人生模式。所以, 春天, 总是作为美好的意向出现在诗人的笔端, 以及世人互相祝福的致辞里。春天, 对于年轻人, 是朝霞灿烂、 温馨润泽, 是美好期待, 是前途似锦……而对于人性里已经有着太多沉淀、 身心疲惫的中年人, 又无异于最好的麻醉剂。繁华过眼, 时光流水, 踏着一路风尘, 热热烈烈走进无休止的梦魇, 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大梦归来, 谁不都是亘古的荒凉!其实人生的美好, 就是那一段段看过的风景, 走过的路。
不知不觉, 世事流水, 人生过半。人到中年, 才终于明白, 无论你读过的书多厚重, 走过的景多繁华, 终究都是过眼云烟, 而内心的沉淀才是最终的 “收拾处” , 才不致人生虚无。古人云, 读书真富贵, 无事小神仙。在这个喧嚣的时代, “收拾” 的安身之所莫过于青灯古卷、诗书年华了。最近, 读到唐代诗人吴融的诗句: “衡门一别梦难稀, 人欲归时不得归。长忆去年寒食夜, 杏花零落雨霏霏。 ” 一眨眼,眼前又闪烁出那枝杏花, 在我天命之年的眼里却不再羸弱, 不再躲闪。而是如宋徽宗画的金粉花鸟, 带着千年古韵的不绝清气, 闪耀在清光寂静的春天里。
哦, 又是一年花事繁, 远方故乡风物里的杏花, 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