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石油报社  
上一期    下一期

记录本让油井治理活起来

   期次:第7938期   作者:通讯员李文婷

“巴51-33井, 凌晨3时更换驱动器后启抽, 需注意电流运行情况; 巴51-53井于9时更换盘根, 4小时后含水量上升, 13时盘根出现问题, 寻找其他方法……” 3月28日, 二连分公司宝力格作业区采油三班员工徐宝在工作记录本上写下当日油井的生产情况。

平日, 大家都说 “徐宝很忙” , 从徐宝的手就能看出, 肤色黝黑, 指节粗大, 纹路密且深。每天他用这双手, 翻开自己厚厚的笔记本, 了解并记录所管辖油井的情况。这些井号和相关的点滴, 成为他提升技能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你用心对待它, 它就成为你的朋友。 ” 徐宝说。

“为什么采油一班的油井可以管理好, 而我们的油井、 井场不能像他们那样清洁生产? ” 徐宝在巴51区块清理井口油泥时, 心中暗自思考。

一直以来, 巴 51 区块油井由于胶质、 沥青质等重质成分高、 含水高、间抽出油、 水的情况不易判断, 导致抽油机、 螺杆泵的盘根更换频次增加, 成本居高不下, 且更换的普通盘根无法从根本解决盘根损漏的问题,油井及井场治理难度随之增大。

“如何使盘根密封适应稠油生产? ” 这个问题在徐宝心中像埋下一颗火种, 渐渐燃烧起来。

他晚上补习抽油机、 螺杆泵的基本原理, 白天蹲守井场记录下每口井的生产运行情况。电流、 量油、 含水,每一口井生产波动都逐条记录。采油三班地处偏远, 徐宝就抓住每一次技术人员到现场的机会, 跟着学、 追着问。休假时间也不忘向其他单位的采油工取经学习; 每次有相关培训, 他都闻 “训” 而来, 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多少个日日夜夜别人消磨掉的时间, 都成为他提升自己, 关注油井的最好时光。经历着草原的风吹日晒、 极寒严冬, 使用工具加工材料的手也磨起了厚厚的茧子,笔记本上的数据和实验记录也渐渐增加到几十页, 上百页。

“我问的问题, 旁人可能觉得很傻, 但我学会了, 了解了, 应用了, 就成了自己的知识。 ” 徐宝说。

正是这样的执着, 才能记录下“将抽油机磨损后的废旧皮带加工成适合螺杆泵使用的盘根, 与钛盘根相交添加, 用黄油润滑, 应用于巴51-38井、 巴51-3井等井, 实验3个月,水封堵效果较好, 可以长期使用” 这样的结论。

胶皮盘根、 钛盘根、 抽油机破旧皮带加工等原材料在徐宝手里都成为实验的对象。根据每口井不同产油产水时间的差异和油品性质的不同, 选择哪种材料的盘根最有效, 徐宝门清, 成为班里的盘根 “大V” , 盘根漏失现象得到初步治理。

同事们都说, 徐宝身上的那股劲, 很多人身上都没有。看得出, 他是真的热爱这份工作。宝九计由于离接转站较远, 掺水干压比宝三站出站压力低0.6兆帕, 为了保证油井注够水、 正常产液, 徐宝查看资料, 根据每口井产液的黏度数据, 对油井进行手动精准调节注水量, 保证管理的每口油井完成注水量。

每天巡井55公里, 平均9个小时在井场度过, 所有问题、 情况在笔记上记录下。油井有节奏的律动, 是徐宝心里最美的画面。他说: “是这几百页的记录本让管理的路子越走越宽, 让30口油井都活了起来。 ”

华北石油报社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