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代中专)7月10日,井下作业公司“夺油上产百日会战”专项劳动竞赛圆满收官,全面超额完成“拼搏100天、修井1000口、拿油10万吨”竞赛指标,累计完成修井作业1119口、实现拿油12万吨,为油田公司油气稳产上产贡献了井下力量。
井下作业公司紧跟油田公司百日会战部署,于4月1日同步开展专项劳动竞赛,细化修井工作量、生产时效、占井周期、工序质量等竞赛指标,抓好竞赛的协调组织、考核评比、表彰奖励等工作,确保主题劳动竞赛赛出质量、赛出水平、赛出成效。突出“第一时间”观念,定期与采油厂召开生产协调联席会,协调解决修井保产难题,协同双方资源一体推进夺油上产,保持日开启修井动力91台,其中保产动力80台以上。竞赛期间,完成小修维护作业541口、修后累产油5.53万吨,实施措施增产及专项工程增产作业313口、累计措施增油6.53万吨。
井下作业公司本着“应修尽修、能修尽修”原则,打好提质、提速、提效及减少无效、减少等停、减少低效“三提”“三减”组合拳,落实修井施工分类分级验收制度,帮促一线修井队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到修井保产工作中,竞赛平均生产时效达93.9%,超计划指标3.9个百分点。各修井分公司结合实际,制定“当天起杆”“单班起下根数”精准奖励政策,95口施工井实现当天搬家、当天开工、当天提出泵杆,平均单井较原计划提前16小时完井,推动油井早施工、早拿油。
井下作业公司聚焦“稳油、增气、提效”目标,根据工作量变化,实时调整整合装备、人员、物资资源,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确保日均搬迁作业11口井以上,单井搬迁用时较去年同期降低15%。机关部门横向联通,与基层单位上下联动,强化施工人员组织、材料物资保障、设备保养维修等工作,“见缝插针”解决设备问题114个,月均误工时间较同期减少284小时,维护井、措施井平均占井周期压减至4.42天、9.28天,分别较一季度压缩0.5天、1.07天。
井下作业公司用好人才、技术、装备等资源,重点抓好措施上产作业保障,按照预期增油效果、工艺难度、占井周期,倒排修井运行计划,完成官97-5井、板21-24K井等增产措施作业264口,日增油983.1吨。强化地层油藏保护,实施带压作业21口,减少压井液使用1396.3立方米,实现缩短恢复期增油1421.4吨、增注1.03万立方米。发挥连续管、特种车辆等装备优势,实施连续管冲下、解堵作业23井次、进尺6.15万米;22口防砂酸化井累计增油1386吨,修复71口套损套变井产油5290.5吨、注水8.1万立方米。
井下作业公司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按照“月考核兑现、百日总考核兑现”方式,表彰在劳动竞赛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有效调动激发了员工投身修井夺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