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疆湘 特约记者 刘燕)7月7日6时,相国寺储气库管道巡检班班长柯真敏和副班长周明兵就挎着工具包出发了,他们这天的任务是安装最后一公里管道标识桩。“早点去凉快些,还可以多干点。”周明兵说。
相国寺储气库作为国家天然气管网中卫—贵阳联络线上的重要配套工程,近年来在京津冀和川渝地区冬季天然气调峰保供中发挥着“稳压器”的作用。而连接相国寺储气库至中贵线上的铜相线和相国寺储气库至川渝管网的相旱线,是相国寺储气库的“生命线”。
“加把劲,就这最后几根了。”柯真敏对周明兵说道。此时已经是13时,地表温度超过43℃,两人的工衣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早已被汗水浸湿。
重庆相国寺储气库公司为构建管道安全绿色走廊,亮化管道附属设施,从今年3月开始,就组织管道巡检班对相国寺储气库170多公里的天然气管道沿线进行安全整改,移植了标识桩2000根,增补加长桩900根,对130根电位桩进行了除锈刷漆,同时还对300多根水泥标识桩和100多个公路穿越牌进行了着色和目视化整改。
“终于全部安装完了。”柯真敏抹了一把汗,和周明兵相视一笑。随着最后一根管道标识加长桩安装完毕,标志着相国寺储气库的管道安全标识装置整改工作全部完成。
“保护好天然气管道,保障相国寺储气库的正常生产,这就是我们的责任。”重庆相国寺储气库公司副总经理雷思罗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