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医院,终于收起了嘈杂与喧嚣,努力与疾病抗争的父亲,不屈从于病魔的摧残,再次创造奇迹。
在我看来,年近八旬患癌数年的父亲,与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作者一样,面对命运的安排,他们都有一个“不屈从”的态度:坚韧不拔,做生活的强者。
照顾父亲手术期间,利用闲碎时间重读了塔拉·韦斯特弗的自传体小说《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再次被作者敢于挣脱束缚,努力重塑自我的勇气震撼。
书中主人公受其病态的原生家庭影响,十七岁以前从未上过一天学,如同一只折翼的鸟,但在哥哥泰勒的鼓励下,通过自学考进了大学,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后又攻读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重生为展翅高飞的鸟。
作者的父亲吉恩为人偏执,患有躁郁症,脾气古怪行事疯狂,总是疑心有人来迫害他们一家,因此不用电话也不领驾照,甚至不去给子女申请出生证明,以致子女们没有合法的身份登记。即使母亲遭遇车祸、哥哥卢克烧伤了腿、父亲自己遭遇爆炸毁容严重喉咙烧伤,也只能在家里胡乱治疗。
母亲在父亲的影响下,变得懦弱顺从,对愚昧的生活选择了无视与接受,觉得女儿就该在家里等到十七八岁结婚继续过她那样的人生。此外,作者的另一个哥哥肖恩也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对塔拉施虐。
于是塔拉的童年与少年时光,不是在校园与同龄人一起读书学习,而是在父亲开办的废料场里与破铜烂铁和起重机为伴,小小年纪就干着垃圾分类的工作,受伤不能就医,还经常目睹哥哥们被割伤、压裂、烧伤后,撕心裂肺地在家里硬熬的惨状。
第一次看《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时,无法相信作者塔拉·韦斯特弗竟然出生于1986年。所幸,塔拉十七岁时通过自学,告别了浑浑噩噩的愚昧生活,反转了自己曾经险些妥协的命运。
初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只认为这是一个无论原生家庭再糟糕,也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再读时却被作者自我蜕变的认知深深折服:“或许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或是背叛,但我把它称之为教育!”
塔拉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教育给我新世界,给我生命无限的可能。”但是,书中这个家庭除了塔拉,还有她的5个哥哥和1个姐姐,为什么7个孩子只有塔拉与哥哥泰勒通过学习知识改变了命运?也许不屈服不妥协的信念同样重要,塔拉作为一位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的自学者,要弥补自己和同学的差距,必须凭借毅力和信念,咬牙付出数倍于他人的努力才能缩小距离直到超越。而这差距还不光是学习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方方面面。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奇迹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谁都知道虽然努力不会次次成为奇迹,但在想轻易放弃努力时,可以用书中这句话勉励自己:“让这张脸、让这个女人与众不同的不是衣服,而是她眼睛后面的东西,是她咬在齿间的东西,是希望、信仰或信念,让人生不再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