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孩子的背影

    期次:第1033期    作者:唐刚

周末下午。我主动陪儿子和女儿到书店买钢笔并送他们回校上晚自习。丫头说务必要买一瓶纯蓝墨水,说之前看见我在《平凡的世界》一书上蓝色字体的签名非常好看,我有些诧异和暗喜,二十多年前的信手涂鸦在多年后居然得到了自己孩子的赞同,不错。

“但是,那本书我认为写得不行,不是我喜欢的风格。”女儿很认真的补了一句。

“哦,这样啊!”“应该说每一部小说反映的是不同的年代和作者的思想吧。”“毕竟这是几十年前的小说了,你现在才多大啊?”我只能耐心地解释。

正读初二的女儿喜欢看书,基本上每周都会去区图书馆,而且她都是自己在网上选购书籍,我读过她买的《流放七月》,很惭愧,刚开始都没看明白,她却说这部小说太有意思了,她还认为白落梅的文字特别优美,没有之一。我还笑她买错了《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因为我认为书中的某些内容不适合她这个年龄,她却说我欣赏水平低而让我哑然。

买过钢笔和墨水,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我亲热地问兄妹俩为什么不挽着老爸的手走呢?儿子微微抬起了头,回应我一个长长的“切……”,然后继续独自冲在前,丫头则轻轻摆了摆手,“嗯,老爸,我觉得还是不挽的好。”她说得很委婉,这让我有些“凌乱”,好吧,我有些自作多情了。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我搀扶和抱着,但我的心里总会忍不住浮现他俩小时候兴奋地追着我喊“爸爸!爸爸。”的情景。现在呢,兄妹俩不知何时开始学会了反驳和“抬杠”,特别是儿子,因为经常丢三落四和玩游戏,时常让我有狠揍他的冲动。而且他也不再像小学时经常给我们讲在学校发生的有趣事,现在更多的是对学校的不满和抱怨。我偶尔进入他们的同学群和QQ空间,孩子们的大胆言语也让我很是感叹,感叹我们当年像他们现在一样大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那些天马行空的语言呢?最有趣的是我发现了他班上的一个女孩居然给他写了封懵懵懂懂的“情书”,在我取笑儿子是不是把那位女同学请回家来让老爸老妈认识认识,儿子怒发冲冠龇牙咧嘴地回应了我。都说初中是小孩青春叛逆期的开始,这个时候的他们自尊心也越来越强,对自己的隐私、私人空间有了更多的诉求。前段时日曾在网上看过一则报道,一位妈妈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16岁的儿子的心理悄然变化,仍拿他当小孩子,屡次在儿子洗澡时进出浴室,气恼的儿子一怒之下踹碎浴室的玻璃,导致右脚被玻璃严重割伤。当时这则新闻让我感到些凉意,或许真不能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了,我曾玩笑地和孩子们说“你们越来越大了,和老爸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所以,以后的他们肯定是不甘按照父辈们的意愿和规划去迈开他们的人生步伐,不过,我亦希望如此。

快到校门前,丫头又冒出一句:“老爸,你就送到这吧,不要让其他同学看见了,好像不好耶,我们自己进去。”于是,我再次“受伤”了。看着兄妹俩渐渐走远的背影,我忽然有些落寞,想起了台湾作家龙应台的那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段,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用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