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 一 线28 年

    期次:第1032期   

“今天张2井的产量是多少?月2井、张21井的压力是多少?”重庆气矿大竹采输气作业区张家场中心站站长何晓芬每天早上到值班室的第一时间,总会询问张家场中心站几口异常井的情况,并结合生产数据对气井的生产制度和生产措施及时做出调整。

何晓芬于1994年参加工作,在技校学习钻井泥浆专业。最初分配到川西北川钻16队工作三年后调入川东开发公司采气10队。面临新的工作岗位,对于采气和输气一窍不通的她,一切从头开始。白天跟着师傅们学习实作经验,晚上又在书本中又去寻找理论支撑,一步一个脚印从什么都不懂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采气技师。通过多年的努力,先后荣获了油气田公司“先进工作者”和重庆气矿“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在去年的技师考核定级中,被评定为“特别优秀”。

去年2月,她从工作多年的福成寨中心站调整到张家场中心站担任站长。面对新的岗位,迅速调整状态,利用三天时间跑遍辖区所有井站,并对中心站增压脱水生产状况进行了摸底,做到心中有数。第四天开始,就组织两个班组进行自查自纠,短时间内就消除井站各类隐患27项。

做为班组带头“大姐”,每次面对“急难险重”的时候,她总是身先士卒。去年夏天,眼见持续暴雨,站场的设备即将被洪水淹没。她立即拿起铁锹、锄头,带领班组人员疏通排水沟,安装排水泵。由于抢险及时,有效防止了设备设施被水淹和气田水外溢的重大险情,保障井站安全生产。

“只要管理得好,涨个1至2万方天然气没问题。”她管理着张家场、明月北中心站30多口井,两个气田地层压力低,能量不足,气水同产后期开采难度大。经过一段时间摸排,她认为张家场气田产能发挥还有潜力。于是,她带领团队以张22井为突破口,通过反复观察讨论分析,反复摸索不同泡排制度实验和利用增压机降低井口回压等措施,促使井筒积液更好的带出,将该井日产天然气2000立方米左右增至1万立方米以上。截至目前,仅这一口单井增产近300万立方米。通过不断的摸索调整气田内单井生产制度,张家场中心站通过精细管理,日产天然气已提升至8.9万立方米,实现年增产900万立方米,创造经济效益1300多万元。

多年来,她积极为作业区安全生产建言献策,撰写《对福成寨脱水站气田水池清污分流管线加装止回阀》等10多项合理化建议,被作业区采纳并实施。

扎根采输气井站一线28年的何晓芬还有一年时间将退休,但她没有懈怠,依然保持了刚参加工作时的初心和热情,用她的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杜光奎   刘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