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六厂三项措施创效 44 万元

累计节电 38.4 万千瓦时

    期次:第5440期   

本报讯(通讯员  李建馨)今年以来,采油六厂紧密围绕提质增效工作主线,按照年初节能降耗整体工作计划,以精细管理节能工作为重点,通过推动落实耗能设备优化调整、生产系统优化运行及举升工艺优化设计三项节能措施,累计节电38.4万千瓦时,节支11万元,创效44万元。

精细耗能设备调整,实现经济运行。设备是保障正常生产运行的第一要素。针对采油厂耗能设备日常生产运行现状,借鉴历年各类设备优化调整经验,结合录取的各项生产数据,综合分析生产需求及能耗状况,在满足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实施油井电加热设备、辅助电加热带、抽油机平衡度优化调整共计30余台次,其中优化停运电加热设备7台、辅助电加热带26处,优化调整平衡度5台。

优化生产系统运行,实现降本增效。在集输系统地面工艺生产运行上,结合稠油井井筒举升负荷及集输管道回压变化情况,不断优化设计油井地下、地面掺水生产参数12井次,在满足井筒举升及正常管输条件下,日减少掺水量70立方米,实现措施节电。在脱水系统优化运行上,精细调控三相分离器油水室液位,每季度定期开展脱水药剂室内评价及配方设计优选,不断优化药剂使用量及加热炉运行参数,羊三木及孔店联合站优化后日减少加药量120公斤,节约药剂4.8吨,节约成本费用4万元。

优化举升工艺设计,实现源头管控。转变思想,创新理念,从源头做好方案优化设计,增强工艺适应性。针对稠油油田二氧化碳吞吐措施情况,创新应用水力泵举升工艺,一改以往“抽油机+井底电加热+高架罐加热+原油拉运”传统配套工艺,有效解决稠油举升能耗高、井筒及管道腐蚀严重、油井生产周期短、原油拉运费用高等生产难题。目前应用水力泵工艺3口井,月节电能力高达10万千瓦时,大幅减少杆管、管道修复费用、作业及原油拉运费用,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根据稠油井沉没度与采液用电单耗对比分析结果,结合检泵作业开展油井泵挂提浅优化设计4井次,节约杆管投入884米,节约成本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