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四川省地质局石油普查大队在重庆市垫江县境内,惊喜地发现了卧龙河含气构造。1973年8月5日投入试采后经过50年的峥嵘岁月,已累计开采天然气360亿立方米,现在,它虽逐渐老去,但年产气仍超1.5亿立方米左右。
“多次的地质认识和增产工艺技术突破,成就了卧龙河气田60多年效益开发。”重庆气矿垫江运销部生产副经理任茂平说。
从最开始由井口自喷模式,多年来,技术员通过不断探索围绕单井产能、工艺水平、储量动用率、气藏采收率、开发效益“五个提高”开展攻关,实现了质的变化。“一块带骨肉,只挑肉最多的部分吃太浪费,骨头的精髓我们也要吸”任茂平介绍。
“大量的信息化工程及地质勘探让我们搞清楚哪里还有剩余气、还剩多少,我们细分开发单元、精细调整开采制度,努力把气藏吃干榨尽。”运销部地质技术员兼首席技师胡建介绍,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老气田的运用及地质勘探手段的日趋完善,他们利用科技科学手段摸清气藏情况,差异化实施加密调整井,不断开发新的井位。
老气井精细维护方面,运销部科学配产,采取“一井一策”进行维护,建立产量、压力两套检测系统来保驾护航,让“低老坏”井重获新生,气藏综合递减率始终保持在5%以下。
“目前,新完工的评价井卧067-x1已经投入生产,新探1井、卧深1井已经进入今年的上产规划,也势必给整个运销部注入新的活力。”处在天然气开发的良好时期,在谈到气田的未来,任茂平眼里闪烁着光芒,“全面奋进‘十四五’运销部天然气产、销折算当量超10亿立方米,让老气田重新焕发新生机!”在2022年垫江运销部的工作报告上,铿锵有力的声音响彻大会。(杨宇为 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