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杨宇为)“庞红梅,这几天气温有点低,我这还有一件棉大衣,快穿上,咱们巡线时用得上……”
11月 3日 23时 52分,室外温度7℃,西南片区寒潮再度来袭。伴着乌蒙的小雨,重庆气矿垫江运销部所辖特类净化气场站渡舟中心站班长甘建红带着2名班员又开始了站内设备巡检。当甘建红奔走在巡检的路上,远在监控室的同事打开微信,看他的步数显示11月3日已经走了32000余步,折合直线路程约15公里。
沿着站内管线及设备,甘建红手握可燃气体检测仪,仔细检查着每一处管线接口和每一个阀门,时不时还要用工具袋中的防静电抹布擦一下,“今年企业用户和居民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剧增,往年的用气高峰期为12月份至过年之后,今年的用气高峰期整整提前了一个月,还好我们早有准备,除了加强巡检外,还备足了可能要用到的设备设施的易损配件,以便有损坏后及时更换。”
因受新冠疫情和寒潮天气的影响,今年的冬季保供形势比以往更严峻。同样的巡检,冬供期间基本上每一个小时就要巡检一次。在面积不大的渡舟中心站院子里,有近百个大大小小的阀门和仪表。中心站集输班长李善斌介绍说:“冬供期间,保证用户的天然气计量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为了保证正常供气,采取加密巡检的措施,确保每小时对现场的仪表和计量设施进行比对。”
除了加强巡检、提前备好易损配件,无规律的隐患处置也是班组面临保供难题上的一大“拦路虎”。李善斌回忆起10月28日凌晨那个无眠的午夜。“大概在凌晨3点左右,因气温骤减,供给小康汽车用户的管线由于前后压差较大,造成冰堵,我们上‘零点’的班员硬是通过彻夜烧开水给管线外部浇灌才恢复供气,那一夜为了正常供气,上班人员前前后后跑了20来趟浇淋管线。”夜晚4小时一次的巡检被压缩到半小时一次,员工们深知保供责任重大,没有一句怨言。
据悉,重庆气矿垫江运销部提前制定冬季保供方案,从生产运行、人力保障、生产、应急设备设施等方面制定了16项工作措施,尽最大努力确保完成冬季保供任务。自2021年10月8日以来,渡舟中心站已累计向外输送天然气1.181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