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师傅,我是徒弟;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向徒弟传授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我愿意无条件接受师傅专业技能指导。”明亮的会议室里,三对师徒签字握手,场面温馨热烈,师傅满眼期待,徒弟万分激动。
11月12日,伴随着初冬的阵阵暖阳,西南物探分公司物探231队梁平北三维项目驻地也迎来了喜事,该队员工郭俊与罗智元、兰廷刚与汪超、邓永平与赵海宏三对师徒在队领导的见证下进行了“拜师学技”签字仪式。
三位师傅分别来自物探231队技术管理岗位、HSE岗位和财务岗位,徒弟罗智元、赵海宏和汪超都是90后小青年,罗智元还是新入职的研究生。拜师仪式之前,3名小青年就跟着师傅学习一段时间了,队上在今天特地为他们举行了正式拜师仪式。“今天正式拜师了,你们以后就好好跟着师傅学知识、练技能、强管理,我们定期要检验你们的学习成果,希望你们早日成长成才。”该队书记范勇语重心长地说道。“请书记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徒弟们异口同声大声表决心。
签字仪式后,3名小青年也将跟着师傅们进行系统地学习了,学了理论还要到野外实践。队上为他们从思想上、意识形态、专业技能、项目运行和管理等方面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力求将他们培养成高素质、有担当、技术过硬的骨干人才。
近几年来,随着物探队伍员工年龄结构日益老化,个别关键岗位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在物探231队42名员工中,40岁以下青年仅为队伍的21%,40至50岁员工占48%,50岁以上占队伍的31%,队伍年龄结构偏老龄化,特别是管理岗和技术岗部分员工年龄在50或50岁以上,岗位急需新鲜血液加入。
为延续队伍发展,加快人才队伍的建设,多年来,物探231队始终将团青工作“师带徒”培养青年人才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强化队伍青年人才管理和培养措施,让“师带徒”成为师徒相互学习、相互锻炼和综合成长的良性通道,加强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力度,多方式、多角度拓宽青年员工发展空间,多次派他们到公司参加各类培训、比赛,为青年员工的成长成才搭建良好的平台。在安排导师方面,选择一批技术熟练、作风过硬,具有强烈责任心的骨干职工担任师傅,通过“传帮带”帮助青年员工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快速适应岗位、全面融入工作。
近4年来,该队共有10对师徒签订了协议,岗位包括财务、施工组技术员、仪器组操作员、民爆管理、HSE管理等,现如今青年员工已逐渐成长为物探231队各岗位的骨干力量,涌现出了殷可、常禹等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持续为公司发展及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刘春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