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有城里人才能用上天然气,没想到现在我们也用上了。现在农村条件越来越好了,我准备不去打工,利用天然气在家开个肉类加工小作坊发家致富。”刚通气的农户小伙开心的说道。
燃气下乡村进农家,既是农村的能源革命,也是农民的生活革命。走进樵坪山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整齐美观的农家小院和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还有一根根深埋在村民家门口的天然气管道,从地下延伸而出,股股气流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家家户户,乍一看并不起眼,但却代表着农村延续了几十年甚至上千年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改变。
勘察设计绘“蓝图”
樵坪山位于巴南区南泉镇境,以古寨、古寺、古墓而著称于世,是重庆重点打造的生态旅游景区。为让“乡村旅游”成为农民致富路,预计将开设近百家农家乐。
如何在发展新农村的同时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华油凯源公司扛起了建设清洁能源惠及民生的重任。
面对管网安装距离长、用气需求多等情况,今年1月,凯源公司为克服管线长费用偏高、山区地势险要等困难,开展20余次现场踏勘,对每个施工点位的管道铺设、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安排等进行详细周密部署。同时,深入新式村、迎龙村、龙井村等地进行摸排在建农家乐、度假酒店及农业建设的用气需求,在气源管道未建成通气的情况下,积极协调上游单位从气量、气压上予以充足保障,协调第三方燃气公司开展管道互联互通解决村庄气压不足供气瓶颈。
铺管穿线搭“骨架”
11月5日,樵坪山燃气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紧张有序的对相关道路进行挖槽、焊接、铺管、填埋等,现场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
女技术员卢佳景在菜地里协助另外两个男同事抬着管道正在进行布管,寒冷的冬天他们却忙得汗流浃背。为了能让村民早日用上天然气,是他们的共同心愿。目前完成主体管网13.8Km,庭院管网8Km的敷设。通过规划管网走向、优化管道材质及开挖方式等方法,打通了农村居民使用天然气的“最后一公里”。
美丽乡村引“气龙”
为落实巴南区推动管道天然气“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要求,重庆凯源巴南分公司大力推进农村管道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气进村入户”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完成南龙、石板垭、自由村等近2000户通气工程。华油凯源公司经理王宇说道:“燃气下乡工程让巴南农村实现了绿色发展和旅游度假的双驱动,成为了与城市‘时空转换’完全差异的度假城,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华油凯源力量!”
(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