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陈)“涵洞高3.4米,注氮车超高3.8米。”11月9日,站在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南津村的高速路下穿涵洞前,重庆气矿开州作业区产量冲刺组组长胡航用皮尺仔细测量,这儿离门西005-H3井仅剩0.5公里。
门西005-H3井在11月的挖潜增效专题会上被评为开州作业区“最具潜力”的措施井,近期已进入复产的最后阶段,注氮后即可发挥4万方/天的产量。前期技术组已经做好了论证工作,却卡在交通问题上———注氮车超高,无法通过高速公路的下穿涵洞,到不了现场。
挖潜小组推演了用电驱替代柴油驱,用低轮拖车拖进来等多种方案,最后优选用吊机把注氮设备吊过涵洞的方案可行。“这个方法虽然笨重,但在涵洞尺寸扩大前,这是唯一的办法,我们必须在这个月中旬前复活这口气井。”四季度以来,开州作业区宣布进入年末产量冲刺阶段,暂停了4个非必要且影响产量的施工项目,对增产效果不好的气井重新进行了柱塞气举、泡排加注、自动开关井等措施的优化组合,做到集数据查、换方法干、多组合试,全力攻关老井复产。
“天东017-H5井泡排比例调整了个遍,压力曲线都毫无变化,这个井不得行。”面对技术员的束手无策,作业区经理廖敬不接受放弃:“换思路,加密动作勤开关,逐步把里面的积液带出来,打破压力不够的恶性循环。”新方案实施第3天,该井日产量从0.5万方上升到2.4万方。目前,作业区产能必须每天不低于188万方才能完成年度目标。冲刺组不仅从老井产出上想法子,还从管道输送能力上通路子———对全站场 150条天然气集输管线开展管道壁厚检测,共计499.636千米。“掌握壁厚便于我们提前做好预警,保证管道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运行。”作业区管道班班长张远福介绍说:“我们把五百梯气田重点动脉‘渔讲线B段’的清管通球频率提高为1月1次,保证天然气安全洁净地输送。”
“不发生1次无计划停气,不放过1方天然气归集,6.6442亿必须颗粒归仓。”———年初与气矿签下的绩效合同,就是开州作业区践行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