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写稿经历李传富

    期次:第1006期    作者:李传富

爱上写稿已有二十五年,历史的年轮慢慢前行,让人体验到酸甜苦辣的滋味,独自一人在布满“荆棘”的旅途上爬格子收获不少,处于忙写稿,外面的世界多精彩无法过多去体验和品尝。

而在二十五年写稿中最辛酸的是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那段时光,它让我欢喜让我忧,伴我度春秋,从一个侧面让我感悟人生的几多喜与忧。

2001年12月,石油企业重组改制,当时我所在的采气队与其它两个采气队合三为一,新成立采气作业区,机关随之迁移,昔日的战友一个个被调走,而我却成了留下的一员,在一个维修班里继续担当油气田管道安装工,往日热闹场面一下变得冷清,原先信息的畅通一下堵塞,有着业余写作爱好的我一下傻了眼。

面对没去作业区机关的悲观,面对女儿仅有1岁的特殊情况,面对各类信息的封闭,面对妻子的反对,面对旁人的闲言碎语,好心的朋友都投来宽慰的语调,你还是把笔停了,何必再去为他人作嫁妆,你又不是宣传干事,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人不要活得太累。

细细想来真是有道理。就这样算了吗?经过反复思想斗争后依然选择继续写稿。

新闻、信息怎么写呢?想来想去决定用积攒5年的稿费,买回一台1000元的小变焦三星照相机,从头开始学新闻图片的拍摄。利用在维修班工作的条件,每当外出施工都把相机带在身边,用镜头去抓拍一线采气工动人的瞬间,以及施工作业场面那一幕幕变化的定格,而后拿到相馆去冲洗相片。

鉴于照相水平差,每每都要把洗出后的相片谦虚向摄影老师请教,听听他们的意见,以免在下次拍摄中杜绝类似问题发生。在图片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又把文字配好等有人去作业区机关出差的机会,再请他们帮忙拿去盖章再带回,写好通讯地址去邮局寄往报社,算着时间去查找相关报纸,一看是否被刊用,二看报上有没有新的消息,从中拓展写稿的思路,就这样继续着我的写稿之路……

而每次从井站施工回到家想要写稿,就得先做完家务,待女儿入睡后,才能静下心来走进属于自己的小屋,打开台灯独自与格子对话,妻子见此情形总会发出这样的声音:你又坐着发傻了,何必折腾呢?

熟悉而沉闷的话语,总是让人感到自己是不是在发呆,是不是在……

听到这些,想到这些,眼里自然变得湿润起来,但我总是默默地承受,把它珍藏在内心深处,独自一人去担当。

为了拥有更多的新闻源,每当有人去作业区机关拿回各类文件或开完会后,我总是找机会向他们寻问详情,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一天一天,一月一月。就在这些流逝的光阴里,我不断寻找信息,努力增加信息量,积极向各类报纸投稿,从未因困惑而停止,通过新闻图片的主打,期间共在各类报纸用稿70多篇,缓解了因没有信息量而出现稿荒的局面。

无论遇上什么难题,我总会在写稿生涯中想办法克服,让我懂得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你喜欢,就应脚踏实地去干,不用管其中的过程如何艰辛,只要你全心付出,就无怨无悔。

虽然我至今仍在写稿路上前行,但那些年的磨练更加坚信了我笔耕的信念,因为它教会了我怎样提高自己,怎样面对困境,怎样树立信心,怎样笑对人生,怎样与家人品尝并分享属于自己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