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英姐

    期次:第1006期    作者:喻晓豪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梦想成真,惟有实干。一代代川油人,把青春镌刻在新中国石油工业从弱到强的历史巨变中。在我身边,就有一位石油老将———刘英。透过她,能够穿越历史的洪流,看到一代又一代忘我拼搏的川油工匠艰苦奋斗的英姿。

刘英是黄202中心站的一名46岁资深技师,我们都叫她英姐,尽管面容有着些许的沧桑,但目光却依然坚毅,在她身上丝毫看不出这个年龄的人可能存在的倦怠,在我们面前永远保持着一个年轻人应有的活力与激情。

下午六时,大家都陆陆续续收拾东西准备回生活区吃饭了。我们走到门口回头看看有没有落下的物品,却看到英姐虽然站起了身子,但手上的动作依旧不停,双眉紧皱,眼神锐利。“英姐,该回去吃饭了。天冷,一会儿菜就凉了,今天可有你爱的红烧猪蹄!”平日听到猪蹄就两眼放光的英姐此时却保持着不为外物所扰的冷静:“好的,马上就好。”她的拖延症在我们站上那也是大名鼎鼎的。我们几个干饭人早也习以为常,默契地三顾茅庐,轮番上阵念叨才能把她从资料的“诱惑”中拉走。

不过有好些时候还是失去了效果,任凭我们三十六计,她依旧做着自己的事。兴许是碰到了棘手的事,英姐的神情比以往严肃了很多:“你们先吃吧,我这还有一点就好。早点把事儿做完晚上就不用下来,可以在房间里好好休息了。”说得是云淡风轻,可是现场的资料哪是一点就能完成?只怕这又是一个通宵达旦。

要说站上谁最了解整个黄202,英姐要说第二,恐怕没人敢称第一了。可能记忆站上各项设备设施参数是我们所有人的恶梦,薅秃了头发似乎都记不住,这个时候的英姐就常常笑话我们这些年轻人还没她一个老年人记性好:“你们这些小年轻哦,不得行不得行。”

虽然不愿承认这个无情的事实,但年近半百的她确实能将这些数据脱口而出,比我们迅速,也比我们准确。联锁值、高报、低报这些繁杂的数据,我们一直认为没有人能够记住,但她却能够给我们打脸。因此我也常常感叹她是我们站的“活电脑”。我们要找电子或纸质资料,通常也是问她具体的位置,这比自己无头苍蝇般东翻西找方便太多。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英姐是我们站公认的大学霸,其知识储备绝对是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在上个月在作业区硫化氢取证培训课堂上,培训老师提出的很多问题,她都能够流利、完整地说出正确答案。

前段时间我们的干气贫液换热器管程壳程大讨论可见一斑。在讨论干气贫液换热器的天然气、甘醇的管路走向未果后,只有英姐执着于求得真相:晚上查遍所有资料,又电话联系其他老师,打破砂锅问到底,直至找到正确答案,同时也将答案告知了我们所有人。这种执着追寻真理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

此前我一直没有充分理解到我们的自信文化,但现在明白了。我们的自信正是在于我们有很多像英姐这样的石油工人,是他们身上熠熠发光的川油精神,托着我们气矿飞速发展、一路前行。他们就是自信的底气!

作为石油新兵,我要紧随英姐的步伐,牢记“蹉跎莫遣韶夫老”的初心,以背水一战、誓破楼兰的决心攻坚克难,成为一名新时代的石油人,为国家天然气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