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软”实力 跨步“桥接”射孔新模式

    期次:第1006期   

本报讯 (通讯员 谭艺昕 赵昕迪)“我们完全自主研发的‘射孔设计优化与作业监测软件’在长庆油田H40平台两口井进行了射孔设计优化现场试验,让平均破裂压力降低6.33%,射孔工程设计时耗降低71.25%,明显提高压裂改造效果,对非常规油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1月26日,中油测井西南分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赵昕迪介绍到。

该软件是这个公司结合射孔施工 “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发展需求,实现与油田公司“同频共振”,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率,“孵化”出的射孔“研发+生产+应用”的新成果。该软件已于11月22日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研发过程中,这个公司通过对油气井射孔主控因素的研究,以软件工程为手段,融合数据集成、智能分析、参数调整、管串优化、方案改进等功能,开发闭环式射孔设计优化软件。以地质工程数据为基础,将专家经验与理论数据编写成 “逻辑化语言”,开发出能自动输出分段分簇射孔方案、管柱通过能力表、拟泵送曲线的“一体化水平井射孔设计优化模板”。以产量预测为目的,结合渗流力学理论研究和射孔参数优化方法,开发出“采出井射孔设计优化模块”,可对产量进行分析,优选最佳射孔参数。

这个公司最终以“系统更薄、软件更小、功能更强”为研发理念,通过技术“桥接”,一年半的攻关,实现全功能集成,编写出“射孔设计优化与作业监测软件”,并通过了CNAS认证,获得发明专利3件,技术论文4篇,软件著作权4项。成功填补了国内闭环式射孔设计优化软件的空白,取得国内水平井射孔设计优化软件“从无到有”的突破,实现射孔集成“软”实力领先国际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