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刘波 通讯员 胡航)11月29日,重庆气矿日产量今年首次突破760万方,门西001-H3井日稳定生产22.75小时,日增产气量8.7万方,标志着该井水淹停产7年之后以日产10万方成功复产。
门西001-H3井位于巫山坎气田,产层为石炭系气藏,于2010年7月24日投产,投产初期日产气24万方,单井动态储量1.99亿方。2014年10月21日,该井由于井筒携液能力不足水淹停产,历年累计产气1.7亿方,后经多次关井复压、泡排加注、防喷提液等手段均未能成功复产。
为打赢今年“老井稳产”攻坚战,气矿成立以矿领导督战,相关业务部门、属地作业区及技术研究所全员参战的措施挖潜小组,通过对生产数据、周边邻井情况、历史措施实施等分析,筛选出门西001-H3井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具备开展气举复产作业条件。按照“提前备产、勤劳上产、措施稳产”的方针,属地作业区脚踏实地做好增压机组大修、增压厂房大修和分离自动排污功能完善大修等工作,让下游地面集输系统随时处于备用状态,提前为门西001-H3井后续稳产做好准备。
结合该井无气举气源,水淹停产时间长,复产选择氮气气举方案。在气举复产过程中,一度出现不良气举指标,措施挖潜组及时调整注气方案,多方摸排探索,最终采用注气憋压,降低输压放喷方式,成功复活气井。门西001-H3井复产后出现高产量、高压力情况,挖潜组提前预判、积极谋划,属地作业区在20小时内将防冻保温及远程控制设备配套到位,安装了电伴热带、防冻剂加注装置、自动开关井装置,现场值守人员充分克服作业现场条件简陋等困难,严格执行“白+黑”24小时值守监控,切实保证气井冬季安全生产。
目前,门西001-H3井以日产10万方进入平稳生产模式,成为气矿老井措施挖潜的新活力。下步,气矿将持续关注该井生产情况,重点关注节流温降等问题,并持续摸索该井最优生产制度,延长自喷生产时间,最大程度发挥该井产量,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