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 “防汛墙” 管道有保障

    期次:第984期   


本报讯(特约记者 曹娟)进入汛期,重庆万州频频遭受暴雨、高温轮番袭击。“三峡库区的汛期太长了,几乎长达半年,我们很多管道都在山体易滑坡的地方,怎么办?”近日,在重庆气矿万州作业区周管道分析会上,每次围绕这个问题都要展开激烈的讨论,尤其是针对输送高含硫气质的天高线。

和天然气管道打了几十年交道的王林,负责天高线B段。爬坡上坎巡检、走乡串户宣传都是他的责任。进入4月后,王林主要巡查管辖范围内的滑坡易发区和敏感区,收集情况后上报作业区进行地灾隐患评估,按照 “一线一案”原则,分级分类制定监控、整改措施与应急预案。

“作业区建立了滑坡监测系统,就是在滑坡监测桩上安装GPS定位器,对滑坡管段进行全天候监测。要是滑坡监测点发生位移,手机就能接收GPS的报警信号,就像给我们安装了千里眼。”王林高兴地拿着手机晃了晃。

“汛期生产确实困难多压力大,但方法总是能想出来的。”作业区经理蒋昊提醒调控中心管道受控员要及时收集、发送天气动态,让大家心里有数,提前掌握雨情,一定要在暴雨发生前落实引水沟、局部卸载、滑坡体遮盖等应急工作。5月中旬,万州新田乡发生山体垮塌事件,此前作业区采取了开挖卸载、修建排水沟等措施,保障了横穿山体的寨复线安全无恙。

“雨再大,都没造成管网出现异常,证明我们的保护措施务实高效。6月趁‘安全生产月’的东风,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群众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面对漫长汛期,管道保护班班长冯猛按照计划,带领组员们展开一场全覆盖的管道安全保护宣传工作。

同时,万州作业区结合雨情和中高考特殊时段,采取24小时远程视频监控和现场加密巡检手段,第一时间发现隐患、解决问题,为管道运行夯实“防汛墙”,织密“保护伞”。